
垂体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科普宣教十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手术团队:曹依群,高阳
1.什么是垂体瘤?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15%。临床表现主要为内分泌症状和压迫症状。患者会有头痛,女性常为闭经泌乳、不孕不育,男性性功能障,还有些患者表现为肢端肥大:面容四肢改变,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视野缺损、视物模糊,严重的可引起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少数呈侵袭性生长甚至为垂体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
2.垂体瘤手术方法有哪些?
垂体瘤的外科治疗从早期仅能开颅手术切除,到近年来可经蝶手术,治疗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
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容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障碍,术后并发症多。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以其视野广阔、成像清晰、手术创伤小、病变处理彻底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垂体瘤手术治疗的首选。
3.垂体瘤手术成功率是多少?
目前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比较成熟,成功率在95%以上。
4.垂体瘤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目的包括切除肿瘤,解除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保留正常垂体功能;明确肿瘤组织学。
经鼻蝶手术入路:①存在症状的垂体腺瘤卒中;②垂体腺瘤的占位效应引起压迫症状,可表现为视神经、动眼神经等临近脑神经等受压症状以及垂体受压引起的垂体功能低下;③难以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对药物治疗产生抵抗的催乳素腺瘤及其他高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主要为 ACTH 瘤、GH 瘤);④垂体部分切除和(或)病变活体组织检查术。垂体部起源且存在严重内分泌功能表现(尤其是垂体性 ACTH 明显增高)的病变可行垂体探查或部分切除手术;术前不能判断性质但需治疗者,可行活体组织检查明确其性质;⑤适用人群,老少皆宜。大量文献报道内镜技术在老年及青少年患者治疗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开颅手术: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主体向颅内生长,肿瘤束腰症明显,不能行经蝶窦入路手术者;鼻腔感染患者,才考虑开颅手术。
联合入路手术:肿瘤主体位于鞍内、鞍上、鞍旁发展,呈“哑铃”形。
5.垂体瘤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常规情况下经蝶垂体瘤手术1-2小时内便可完成。
6.垂体瘤手术需要开颅吗?
大部分垂体瘤通过经鼻蝶微创手术便可完成,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主体向颅内生长,肿瘤束腰症明显,经蝶不能完全切除,以及鼻部原因无法手术的,才考虑开颅手术。
7.垂体瘤术后容易复发吗?
垂体瘤术后复发率由传统开颅手术的30%降到目前10%以下。垂体瘤复发跟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本身特性、手术方式选择、内分泌因素、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术前应对肿瘤性质充分评估,术中应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术后通过病理学结果预测复发,定期血激素监测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联合放射治疗,防止或减少垂体瘤术后复发。
8.垂体瘤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头痛、感染、鼻腔出血、鼻腔分泌物、嗅觉减退、鼻中隔穿孔、脑脊液漏、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电解质紊乱及尿崩等
9.垂体瘤术后恢复时间要多久?
一般顺利情况下,垂体瘤术后3-4天便可下地活动,5-7天出院,出院后1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如无特殊并发症出现,便可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
10.垂体瘤术后护理方法有哪些?
保持病室安静,床单整洁,加强基础护理,增加舒适度;
疼痛患者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
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炎及褥疮形成;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视力视野变化,内环境,24小时出入量,尿比重,体温等的变化;
嘱托患者避免用力,包括包括咳嗽、用力排便,擤鼻和做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常,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发现脑脊液漏去枕平卧、抗生素应用、腰大池引流计量等;
遵嘱按时服药,多吃粗纤维及易消化的食物。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本文是曹依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