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为什么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
最近全国较大范围内出现降雪,老年人出行时摔倒的几率明显增高。髋部的骨质疏松是最为多见的部位之一,跌倒可能导致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分为两种,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
这二种骨折的预后不尽相同。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遭受破坏,骨折愈合困难,甚至出现骨折不愈合。有时即使骨折愈合了,1-2年后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所以股骨颈骨折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预后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不能早期负重,骨折开始愈合后逐渐负重才是安全的。患肢不负重行走需要使用双拐或助行器,要求患者有较好的平衡能力和较强的上肢力量,很多老年患者做不到,因此老年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各种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如压疮、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尿路感染等,每个并发症的出现都会促使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处理不及时都会导致死亡。同时需要护理的工作量比较繁重。如果出现骨折愈合延迟或骨折不愈合,再出现股骨头坏死,这种比较高强度的护理需要持续1-2年,一方面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患者痛苦,生活质量较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无特殊情况,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肢负重行走,逐渐自行上卫生间,大大减少卧床时间和护理强度,并且有长期的使用寿命。老年人有生之年已经不长久了,因此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必须能够早期恢复行走,有明确的预期效果。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满足这种要求。
对于老年人的年龄划分还有争议,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是否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一般要参考三个方面。
一、年龄,如果小于60岁,即使骨折移位明显,一般建议内固定手术。
二,受伤前的身体情况,如果患者受伤前活动量很大,比如可以进行一些高强的运动,比如打球、长距离游泳和跑步,即使年龄大于60岁,内固定手术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三、骨折的移位程度,移位程度越大意味着股骨头血供破坏越严重,骨折愈合越困难,股骨头越容易出现缺血性坏死。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一种情况例外,身体情况极差的老年病人,不能耐受较大手术,退而求其次,只能行内固定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分为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股骨头只置换股骨部分,因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以及出血少。人工全髋关节适合于年纪较轻、活动量较大的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适合高龄、活动量小和身体情况较差的老年病人。
本文系万斌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万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