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
发表者:李则宣 人已读
李则宣 黄任之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卫所 410011
(如贵刊采用,请务必注明作者单位,谢谢)
156541629@qq.com
看过热播的几部清宫穿越剧后,上初中的小菲忍不住整天浮想联翩,要是自己能够机缘际会地穿越到清王朝,在一个重要历史人物身边出没,不仅能亲眼目睹康乾盛世的繁荣,并且能亲身参与烟波诡谲、迷雾重重的历史事件,该是多么惬意!或许行走于各大王府、皇宫,或许与王族显贵们一起议政合事,或许与格格、福晋和妃嫔们抵掌而谈,过着一种尊贵而险象环生的宫廷生活。
有着这种想法的年轻女孩还真不少,小菲的同学中,就不乏这样的穿越迷,她们聚在一起,在口头或论坛上,热议穿越剧的情节、剧中人物和演员,交流穿越形态、方式、地点、身份、故事惯例、时空分类、结局分类、穿越必须掌握的古诗词,撰写的各种“穿越文”在大、中、小学生中广泛传播,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船帆”,即穿越粉丝。大部分穿越迷都是30岁以下的女性。很多都是青少年。“船帆”对“穿越”文化的迷恋,既有共同的心理,也有共同的行为。
虽然穿越剧颠覆了历史,但却迎合了年轻女孩子的复杂的心理,表现如下:
第一、符合年轻女性追求新异刺激的特点
随着身心的发展,低龄的女生特别渴望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中的新异刺激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现实中却不得不囿于较为单一的校园生活。而穿越,就像是在时间内旅行,通过不同时空的转换,带给穿越者无尽的戏剧性生活体验。在穿越剧中,服饰、称谓、礼仪、饮食等生活细节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皇宫或王府里的恢弘大气,精致典雅,更是让人见之忘返。
第二、穿越剧呈现的“纯粹”生活意境令人向往
穿越剧是被过滤掉历史沉重感的青春偶像剧,这里有奢华的场景,有衣香鬓影的阿哥和妃嫔……这里的人,不为日常生活发愁,不需要担心考试落第,没必要焦虑就业困难,更不用操心房价上涨,他们将许多时间用于吟诗做对、弹琴舞剑、骑马围猎、赏花饮茶……日子过得惬意而舒坦,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和心灵的契合。这让看过《奋斗》和《蜗居》的年轻女孩,在痛感现实的无奈、压抑、失落之余,对穿越剧中所展现出的轻松、美好、富足的生活意境心驰神往。沉溺于一些穿越剧中,不过是暂时逃开现实条条框框的约束,获得一种精神上对不良处境的自我隔离。
第三、穿越剧激发了年轻人的英雄情结
一些流行的现象,必然后面隐藏着集体无意识。穿越剧的人气爆棚,这和大批的年轻拥泵内心“追求卓越,渴望不平凡”的成就动机相关。年轻人建功心切,渴望能够在历史中有一席之位,这就是一种英雄情结。而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精英人士也不过是工业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个体独特的意识、思想、特点都被忽略。而在穿越剧中,现代人处在过往朝代中,由于洞悉历史的结局,就算拥有了不凡的预知能力,并且能相机而动,自然显得见识不凡,能力超群。她们深信,如果穿越成功,当然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明辨方向,正确抉择,成就一番伟业。穿越剧正好能弥补她们在现实中平凡、不引人瞩目的缺陷,满足她们当历史大英雄的幻想。
从心理分析来看,穿越,实际上是一种年轻女性无意识或下意识中,通过一种自我催眠达到“白日梦”似的心理安慰和心理补偿。她们激情而感性,理性部分不足,对历史缺乏深入的了解,过分渲染了过往种种的美好。如果熟读历史,她们就知道,封建王朝对人性的压抑,远胜于当今。由于对历史的陌生,使得她们将穿越剧作为逃避现实种种压力的一种心理渠道,才会产生“昨是而今非”的感叹。
即使她们真的成功地穿越回古代,也未必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她们在现代社会里生活了较长时间,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心理结构尚未成型,自我意识在逐渐形成中。穿越后,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姓名、身份、生活环境,观念的骤变形成了两个新旧“自我” 必然在内心会产生激烈的斗争与冲突,“我到底是谁?” “我到底应该按照哪个‘我’来行事?” “如何才能保持两个‘我’的和谐存在?” 无法完成的心理整合,则会容易让她们出现自我意识混乱。从这种意义上说,穿越并非事事皆好,值得深思。
本文是李则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