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炎的概念与分类
根据2011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前列腺炎临床诊治指南)》。对于前列腺炎作如下定义:
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定位于前列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及畏寒、发热和肌痛等全身症状,尿液、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甚至出现脓细胞。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过去常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 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ntibacterial prostatitis ,CABP)和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1995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将前列腺炎分为四型: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ABP);起病急,可表现为突发的发热性疾病,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液或(和)尿液中的细菌培养阳性。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EPS/精液/VB3 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Ⅲ型: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 CABP)/慢性盆腔部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Ⅲ型中根据前列腺液、精液中白细胞计数又分为炎症性(ⅢA)和非炎症性(ⅢB)两个亚型。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 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EPS/精液/VB3 细菌培养结果阴性。
Ⅳ型: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asymptomatic inflammatory prostatitis, AIP)。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EPS、精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等)时发现炎症证据。
本文是郭柏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