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杨文成 人已读
定义: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指腰椎椎体前2/3因遭受垂直外力出现的骨折,骨折后腰部骨折部位或周围出现疼痛,活动受限,早期一般不伴有神经症状,但可伴有腹胀、腹痛、大便困难的消化道症状,若治疗不当,将出现脊柱后凸畸形,慢性腰背痛,严重时出现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不良后果。
治疗:确诊后需根据骨折程度、患者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特别是年龄大于60岁的女性,建议行微创治疗,如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若患者骨质疏松不明显,特别是年轻患者,骨折椎体高度丢失大于1/3时建议及早手术治疗;高度丢失小于1/3时建议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原则:最大限度恢复椎体高度,稳定椎体,促进骨折愈合,避免早期及晚期并发症,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返回工作岗位。
方法和注意事项
外伤后4-6周:建议绝对卧床,平卧位为主,硬板床,最好在骨折处垫薄枕,恢复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利用自身韧带复位骨折,恢复椎体高度,绝对卧床指任何时刻均卧床休息。同时需要锻炼腰背肌,防止肌肉萎缩;同时需要预防大便干结、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外伤后4-6周到3个月:因骨折基本稳定,在佩戴坚强胸腰椎辅具的情况下下地活动,甚至进行简单家务,禁止弯腰,禁止提携重物,防止椎体高度再丢失,坚持锻炼腰背肌。
外伤后3-6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可正常生活,但避免反复弯腰,避免弯腰持物等增加腰部纵向负担的动作,可恢复部分非体力劳动工作,坚持锻炼腰背肌。
外伤后6月: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一般工作,避免外伤和剧烈体育运动。
整个治疗期间注意增加钙磷等矿物质的摄入,适当阳光直射,促进钙的吸收和转化。
如有任何问题,应及时向你的主治医师咨询或寻求帮助。
本文系杨文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杨文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