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陈秉耀 人已读
定义:
骨样骨瘤是界限清楚的成骨病变-称之为巢,周围环绕硬化的反应骨。是一种良性骨肿瘤。
发病率:
最常见于10-30岁。
更常见于男性,男女比例2:1。
发病部位:
最常见于骨干。
可累及脊柱,引起伴疼痛的脊柱侧弯
临床表现:
骨样骨瘤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
骨样骨瘤疼痛的特征:
因为充血夜间明显。
可被阿司匹林和其它NSAID药物缓解。
早期位置不明确。
后期疼痛程度加重、定位明确。
休息不能缓解。
X线:
小的病损,直径不超过1.5cm,伴不同程度周围皮质或骨内膜硬化。
在很多患者,X片上只能发现反应性硬化骨而看不到骨缺损区。
骨样骨瘤。右髋疼痛,X线示股骨近端近小粗隆部小的溶骨破坏,周边可见很宽的反应性硬化骨(箭头)。
治疗:
外科切除:完全切除必须包含瘤巢,如此可治愈。
可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射频或微波消融。
本文是陈秉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