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赵红梅 人已读
化疗也称作细胞毒性治疗,化疗的目的是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化疗既能杀灭肿瘤细胞,也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化疗后的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的会引起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继发感染,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在化疗过程中要监测血常规,及时治疗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导致的白细胞下降通常是在化疗后第7天,第10天达到最低点,一般化疗2周后白细胞开始回升。因此,第一次化疗时可以在化疗1周左右化验血常规,如果白细胞在3.5x109/L左右时,可以预防性打一次升白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如果化验白细胞在2.0x109/L左右时,建议打2次升白针(可以间隔2天打);如果低于1.0x109/L时,则需要连续打3天升白针。如果在化疗后2周时查血常规,白细胞大于3.0x109/L时,可以不再打升白针(因为此时化疗对骨髓的抑制处于恢复期),白细胞一般不再继续降低。
第二次化疗时可以参考第一次化验血常规的结果,如果骨髓抑制明显,可以提前预防性注射升白针(G-CSF)。目前长效升白针(长效G-CS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也已广泛进入临床使用,可以显著降低粒缺性发热的风险。
综上所述,只要化疗后注意监测血常规,参考以上原则注射G-CSF,避免粒缺性发热的发生,就可以安全的完成化疗。
本文是赵红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