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 矫正越早越好
对新生宝宝而言,耳朵看似平常,但耳廓畸形无形中让孩子变的不完美,结构齐全、形状规整的耳朵才是正常的、漂亮的。但总有些宝宝的耳朵并非如此。这时,爸爸妈妈可要提高警惕,“不完美”意味着宝宝的耳廓可能出现了异常。
结构不完美的小耳朵就是常说的“耳廓畸形”,它分为结构异常和形态异常。结构异常是指胚胎期耳廓发育异常导致的耳廓畸形,常有耳廓皮肤或软骨组织缺失;形态异常指耳廓结构正常,但由于出生时产道挤压、胎位或睡姿等外力作用在耳廓上引起的形态学变化。
大家熟悉的酷似动画片里小精灵的“招风耳”,实际上就是耳廓形态畸形。此外,耳轮畸形、杯形耳、垂耳、环缩耳、隐耳等都属此类。有时,还会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同时存在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的耳廓形态畸形呢?原因有很多种,遗传因素首当其冲。如果父母的耳廓形态不佳,往往会导致孩子的耳廓形态异常。此外,胚胎发育期间的“故障”也可能导致耳廓软骨发育过程中产生异常折叠。耳廓部位的皮肤和软骨缺失,也是造成异常形态的常见原因。
对家长来说,耳廓形态异常比结构异常更容易发现。出现问题后,有心急的家长说:扯一扯、揉一揉应该能把小耳朵“改造”回完美的样子吧;心宽的家长则说:等宝宝长大了,耳朵也就长大了!这样的“想当然”,对吗?实际上,这些想法很可能延误耳廓形态异常的最佳矫正时机。因为耳廓形态的可塑性与“透明质酸”的含量成正比,而“透明质酸”的含量与孕激素有密切关系。在胎儿脱离母体后,其体内残余的孕激素还将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到出生6周后进入快速下降阶段。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宝宝耳廓形态异常,需抓住时机矫治。越早越好!耳廓形态异常的治疗关键期(或称矫正最佳年龄)是从宝宝出生第7天到第30天之间。即宝宝出生后观察到第7天,如耳廓形态异常没有改善,尽快接受无创矫正,治疗周期通常为2周,治愈率可达到95%。当然,出生2个月内的宝宝也可以接受矫治,治疗周期约为2周至4周;出生2个月至6个月的宝宝根据自身发育条件,一部分仍然可以进行无创矫治,但治疗周期将延长至4周至6周。出生6个月以上的宝宝,基本上就不能进行无创矫正了,需要等待年龄和身体发育条件达标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正”的原理是在无痛无创的前提下,通过底架固定,利用牵引器的外力作用以及器具的定型、耳甲矫正等环节完成耳廓的塑形。目前,我院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一年余,为二十余名患儿重塑完美耳廓。
本文是陈红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