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贤楠
陈贤楠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

关于《母乳过敏》的思考

3664人已读

母乳的有形成分可分为营养和免疫成分2类,由代谢分子和免疫分子/细胞构成。所谓过敏,免疫异常也是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分子)免疫功能紊乱引起,临床上可查特异性IgE和IgG(非IgE或细胞免疫)过敏原做参考,但这只是过敏源学说,是微观,离体的解释。过敏反应(应答)是整体的,是双方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必有婴儿方面原因。门诊中大多数母乳喂养不耐受(或过敏)是婴儿方面原因和婴儿方为主的原因(包括生理/病理/亚健康态)。由此可知,母乳喂养儿出现腹泻,便秘,血丝便等胃肠功能紊乱和肛裂,肛周红疹,湿疹等粘膜皮肤过敏症,只喂氨基酸奶粉,或所谓的精细程序化奶粉转换方法是何等可笑,不靠谱。由于总的思维出现偏差甚至方向错误,又导致妈妈严格忌口,母乳成分品质下降,婴儿耐受更差,或者婴儿对氨基酸奶粉口感嗅/味觉的反感抵抗(有个体差异!)导致厌食、吐奶、打嗝,生长发育迟缓和习惯,性格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还可因条件免疫,心理免疫机制紊乱,表现免疫指标异常。再加之,误判为感染,过度抗生素应用等医源性因素,造成了当前临床表现的乱象。


陈贤楠
陈贤楠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