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癌为什么有人开完刀就好了,有些人开完刀还会复发?
膀胱癌手术后到底会不会复发和许多因素有关。
发现时疾病属于早期或晚期是影响膀胱癌手术后复发与否最重要的因子之一。通常而言,早期疾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将来很少会发展为严重的膀胱癌,复发率低。但有大约15%的膀胱癌患者初次就诊就属晚期,此时膀胱癌往往已侵犯膀胱全层、膀胱外组织甚至远处转移,此时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欠佳。
医学上,判断疾病早晚期的指标是肿瘤分期和分级。多数膀胱癌刚发生时都局限在膀胱最里层的粘膜内,恶性程度不高,为早期疾病。随着疾病严重程度逐步增加,癌细胞会逐步往外层侵犯(膀胱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最后侵犯周围邻近器官,有一些则转移扩散至远处器官(肝、肺、骨等部位)。一旦侵犯周围器官或转移,疾病就属于晚期,无法治愈。分级主要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膀胱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细胞间排列位置分为低级别(恶性程度低)或高级别(恶性程度高)。
除了上述膀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还有以下因素和膀胱癌的复发有关:
肿瘤体积:肿瘤体积与复发有关。≤3cm的肿瘤比>3cm肿瘤的复发率要低。
肿瘤形态:肿瘤形态比肿瘤体积更重要。乳头状肿瘤比实体(无蒂或结节状)肿瘤的预后更好。
肿瘤数目:多发的膀胱肿瘤治疗效果不佳。多发意味着膀胱存在广泛的异常,以后发生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
肿瘤细胞内异常DNA含量:高级别的肿瘤内往往异常DNA的含量会增加,复发风险也更高。
多种重要基因异常。典型代表是P53,它是细胞新陈代谢中关键的蛋白。膀胱癌中异常P53基因含量的升高会导致肿瘤进展的风险增加。
本文系叶定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叶定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