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彭劼 三甲
彭劼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选择哪种药物抗乙肝病毒更适合--问与答

3636人已读

1. 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答: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有很多,最主要的许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有病的,有些肝硬化的患者直至出现腹水才知道病得不轻;有些肝癌的患者直至B超发现才大吃一惊,从乙肝病毒感染到发生肝癌需要几十年,有些患者竟没有感觉到。所以说慢乙肝的危害其中之一是“隐形的杀手”。

2. 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如何?

答:全世界约有20 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 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感染,每年有50 70 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1.3 1.7 亿人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估计每年有35 万人因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

3. 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治疗。

4.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有哪些?

答:现在目前有两类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一类是干扰素,这一类又细分为两种:①短效干扰素,需隔日一次注射。②长效干扰素,需每周一次注射;另一类是口服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目前可购买到的有5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其中,长效干扰素、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作为首选或一线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5. 抗病毒口服药及干扰素的有缺点有哪些?

答:抗病毒口服药及干扰素这两类治疗各有优、缺点。长效干扰素类疗程较短,一般为1年,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应答情况,部分患者在治疗3-6个月时即可预测治疗效果不佳而提前终止治。总体而言,长效干扰素治疗效果在30%-40%不等,主要效果体现是大三阳转变为小三阳,乙肝病毒控制在检测线以下,肝功能长期稳定正常,肝病稳定而不进展,较长时间随访发现,10%患者可实现表面抗原阴转。干扰素的缺点是副作用较大,但大部分病人都可以耐受,停药后副作用可消失;另外一部分患者是干扰素治疗的禁忌症,不适合用干扰素治疗的。而口服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的优点是副作用小,口服每天一次,方便,基本没有禁忌症,除对该药过敏外,可适合所有的患者,治疗期间应答率高,能很快控制病毒复制,阻止疾病进展。口服核苷类药物缺点是治疗时间长,一般至少需3-5年以上,不得随意停药,停药后易反弹;这两种药物长期应用不容易出现药物耐药,克服了早年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高耐药性的缺点。

6. 怎样选择抗病毒方案?

答:选择抗病毒方案更适合自己,主要根据你的年龄、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既往抗病毒治疗的用药史、家族史、工作性质、经济状态、其它身体条件来选择。因此,药物选择个体性较强,因人而异。关于哪种药物更适合于你,一定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而定的,这些需要与医生的当面沟通,进一步充分的交流更合适一些。上述只是告知一些常识。

7. 孕妇可以选择抗病毒治疗吗?怎么选择?

答:(摘自骆抗先博客)在我的门诊,每次都能遇见一些HBsAg阳性的准妈妈,她们来感染内科门诊的目的是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南方医院是“乙肝母婴零传播”的项目医院,同时也是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我院感染内科和妇产科紧密协作,共同管理HBsAg阳性的孕妇,通过一个专为HBsAg阳性的孕妇设计和开发的手机软件-小贝壳APP对孕妇进行随访管理,既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孕妇的疾病认知度和依从性。

HBsAg阳性的准妈妈中,有部分是大三阳,且病毒载量较高。对于病毒载量高于2.0E+06IU/ml者,根据指南的推荐意见,我都会建议她们在妊娠28周时服用妊娠安全B类的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目的是降低母体内的病毒载量,阻断母婴传播。然而,对于这一建议,很多准妈妈心存疑虑。因为她们听说抗病毒药物是不能停的,一旦开始服药,需要长期治疗,如果停药是很危险的。有这样的疑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呢?我想,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明确服用抗病毒药物的目的。在妊娠期服用抗病毒药物,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治疗性用药,即服用抗病毒药物前,孕妇已经有肝炎活动了(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为了控制肝炎活动而启动抗病毒治疗,属于治疗性用药;第二是预防性用药,即服用抗病毒药物时,孕妇的肝功正常,没有肝炎活动,也就是说,孕妇仍然处于免疫耐受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是因为乙肝病毒高载量,为了阻断母婴传播而服药,属于预防性用药。如果是治疗性用药,停药时机是和普通乙肝患者一样的,需要长期治疗,分娩后不能停药,因为停药存在复发的风险。而预防性用药不同,由于是短期服用,且孕妇处于免疫耐受期,停药后病毒水平会回到服药前水平,但由于免疫耐受,通常不会出现肝炎发作,这一点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在我自己的临床实践中也有相同的体会。但是,不能排除一种情况,即分娩后停药与孕妇的肝炎活动期恰好重叠,也就是说,分娩后产妇也刚好进入免疫清除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根据指南的推荐意见,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条件者,给予启动抗病毒治疗。正是由于如此,对于产后停药的产妇,应该密切观察肝功的变化情况,根据肝功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因此,我国2015年版的乙肝指南推荐,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进行妊娠期抗病毒干预的孕妇,产后可以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

彭劼
彭劼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