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琼 三甲
徐琼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

3544人已读

背景知识补充站:2016年6月6日,全球首份《视觉健康报告》在京发布,近视已成“国病”,国民视力缺陷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数据统计结果,中国的近视人群已达2亿,近视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在不断下降。近视视网膜病变是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首位原因。到2050年,全球预计将有47.58亿的近视患者(总人口的49.8%),高度近视患者将达到9.38忆(总人口的9.8%)。2014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低视力检出率为45.7%,74.3%,83.3%,86.4%。而10年前,2005年的各项数据仅为31.67%,58.07%,76.02%,82.68%,增长速率极快,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25年,约30%的大学生将发展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高度近视由于眼轴加长,眼组织变性及各种并发症,对视力损伤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眼底出血、玻璃体液化浑浊及后脱离、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囊样变性以及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几率是其他人群的8-10倍。若退行性病变累及黄斑区,会造成严重视功能损伤。主要病变有玻璃体黄斑牵引、黄斑前膜、黄斑劈裂、色素紊乱、变性、萎缩、出血、新生血管形成、Fuchs瘢、裂孔等。高度近视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高度近视患者生活及运动常受到诸多限制,剧烈运动、头部震荡、用力屏气、用眼过度都需要避免。

防控近视不能等:有了这些背景知识,相信近视防控的重要性已经跃然纸上。虽然现在有很多办法可以让我们即使近视也能看清,比如屈光手术,但是近视引起的眼球结构改变永远无法消除。近视一旦发生,无法被治疗是一个残酷现实。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未出现近视时做好防控,近视出现后控制发展速度,将器质性伤害降到最低。

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

  1. 遗传:大量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近视的遗传特点。父母均为近视,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40%,父母一位患近视,孩子患病可能性为20-25%,父母均无近视,患病可能性为10%。父母为高度近视,孩子患病几率接近100%。国内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多显示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大量高度近视的患者并无家族遗传史,但在相当比例的高度近视者后续家系中表现出遗传倾向。

  2. 环境:目前,研究明确证实户外光照有利于多巴胺分泌,具有近视抑制作用,现有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每天2小时户外光照,有利于近视防控。

  3. 生活方式:相对于普通青少年而言,弹钢琴的儿童更容易患近视,低频率线谱黑白键刺激,增加近视进展风险。长时间不间断近距离工作,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不良阅读姿势以及不良阅读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加重近视

近视防控有效手段集锦:

  1. 阿托品:阿托品在近视防控方面的效果已经毋庸置疑,1%阿托品近视控制效果最强,达77%,但其副作用太大,无法应用于临床。目前低于0.025%的阿托品副作用小,主流使用浓度为0.01%,新加坡及台湾已经上市。

  2. 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可达到50—60%的控制效果,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世界认可,周边近视离焦作用是延缓近视发展的关键,夜戴方便,白天可脱镜。但需要注意护理及定期复查。

  3. 多焦软性隐形眼镜(周边离焦软镜):模拟角膜塑形镜定位和离焦控制近视进展的原理,通过镜片屈光度的特殊设计,效果可基本与塑形镜类似,日戴时间可长达12小时,2周抛高透氧材料,角膜损伤鲜有报道,目前全球验配量已超过20万。

  4. 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日照下户外活动

  5. 阅读环境:注意光照度,阅读时间及阅读距离的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目前医学研究也在不断探索近视的确切机制,希望找到更多有效手段对近视进行预防、控制甚至治疗。

徐琼
徐琼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