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培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正确认识骨不连

发表者:韩培 人已读

什么是“骨不连”?顾名思义,就是骨头断了,然后没有长好。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增加,机器伤、交通伤、运动伤等造成的四肢骨折逐渐增多。这中间大多数人经过不手术的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骨折愈合。但是,仍有相当多的病人要面对骨头不长的情况。作为老百姓,当骨折在自身发生时,最担心的就是骨折不长,因为这不仅耽误正常的工作生活,还造成长时间的身心痛苦。那么,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谈谈如何正确认识骨不连以及骨不连的治疗。

在门诊,经常有病人拿着片子紧张兮兮的找医生,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这骨头是不是没长啊?要不要再做手术啊?”。医生看了片子后讲这不是骨不连,病人往往将信将疑,“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长,还不是骨不连?人家3个月就长好了。”其实,很多病人并不是骨不连,而是骨延迟愈合。对于骨延迟愈合,继续等待是合理的,并不需要手术干预。那么,它与骨不连的界定是什么呢?骨不连是超过九个月骨折没有愈合,而且近三个月没有骨生长迹象。骨延迟愈合则是虽然比正常愈合的慢,但是还是在缓慢生长,并没有停止。所以,通过近几个月的X线对比,如果骨折仍有缓慢生长的迹象,就不能盲目戴上“骨不连”的帽子,可以通过增加营养、理疗、功能康复、部分负重、超声等其他辅助手段来促进骨生长。

可是,如果真的是骨不连了怎么办呢?首先得明确骨不连的原因。骨不连成因多种多样,对因治疗才能少走弯路。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肥大型骨不连。大多数的原因是由于骨折固定不牢、下地负重过早等,造成断端间的微动,影响了正常骨小梁的生长,形成了骨不连。在片子上的表现往往是骨折周围有大量的骨痂,但是断端却没有连续。这种病人可以通过减少负重,更换坚强的内固定(比如钢板或更长的髓内钉)等达到最终愈合。与之相对的类型就是萎缩性骨不连。这种骨不连的原因是局部血液循环较差而引起断端萎缩,髓腔闭锁,最终导致骨折不愈合。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特定的容易缺血部位(如股骨头、舟月骨、胫骨远端),有的是软组织损伤,还有的是骨折较粉碎等。这种骨不连病人如果盲目负重,很容易造成内固定(钢板、髓内钉)断裂。对于此种类型,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中需要清除骨断端的硬化骨,打通髓腔,然后再自体或异体骨植入缺损部位,辅以坚强的固定。对于软组织条件很差和缺血部位的骨不连,预期单纯植骨效果不良的,我们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应用带血管的骨瓣进行植骨。通过骨瓣上的血管给缺血的骨断端送来新的供血途径,就像在干涸的土地上引来一条新的水源一样。通过骨瓣移植,大多数萎缩性骨不连可以到得到愈合。

还有两种特殊类型的骨不连,分别是感染性骨不连和骨缺损性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是因为骨或周围组织的感染,最终造成断端骨的营养不良,甚至骨坏死、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往往费时费力费钱而没有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既往的治疗手段是外固定支架固定,断端清创,直到感染好了再想办法固定骨折。但是这种方法感染往往首先就很长时间治不好,更不用说后续的治疗了。随着近年来外固定技术和理念的发展,对于此种类型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采取Ilizarov骨牵张技术,先将所有涉及到感染的骨段彻底切除,然后在远近两端置入Ilizarov支架,通过一侧的截骨,逐步牵张成骨,在没有感染的部位逐步形成新的骨骼,填补了切除部位切除骨留下的缺损。对于在清创中有皮肤缺损的病例,也可以结合应用我们的显微外科技术,利用皮瓣覆盖缺损,关闭伤口,防止进一步感染发生。

而骨缺损性骨不连是因为粉碎骨折造成碎骨吸收形成缺损,或者开放性骨折当时即有骨缺损形成。由于骨断端相距较远,无法正常愈合。对于此种类型,恢复骨断端的连接至关重要。我们应用病人小腿的一根次要的骨头,即腓骨,带上它的供血血管,移植到两个断端中,即所谓的“游离腓骨移植”。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地恢复断端的连续性、同时腓骨的血供还可以增强断端的营养,促进愈合。在骨折愈合后,随着负重逐渐增多,腓骨也会逐步增粗,最终达到与受区骨近似的效果。对于这类缺损,也可以采取前面所说的Ilizarov骨牵张技术,通过牵张出来的新骨弥补缺损部位,虽然缓慢,但同样可以最终愈合。相比腓骨移植,牵张的时间会比较长,治疗周期相对延长,但减少了供区的损伤,病人比较容易接受。

总之,骨不连原因多种多样,治疗也应该区分开来,对因治疗,针对每个病人“私人定制”个体化的策略,才能保证手术和治疗的效果。显微外科技术和Ilizarov骨牵张技术是当今临床骨科医生治疗骨不连的两大利器,为广大骨不连病人,特别是复杂性骨不连病人的治疗带来福音。

本文系韩培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韩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