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张晔青 人已读
什么是“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英文名: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指在持续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的疼痛、痉挛或无力。症状一般发生在小腿,短时休息后才可缓解,表现为典型的“行走-疼痛-休息-缓解”的重复规律,每次能行走的距离亦大致相等。
间歇性跛行有什么后果?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缺血的典型症状,常见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早期正确治疗就可以控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截肢率较低。
但如果没有采取措施,随着病情的发展导致下肢缺血加重,在安静状态下足部会出现“静息痛”。如果继续发展,会产生足坏疽甚至导致截肢。
更重要的是,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往往代表心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因此,早期治疗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怎样才知道下肢动脉有闭塞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搭脉搏”。在足背的上方,脚腕下方两指的地方,两个趾间沟的延长线上交叉位置。
如果又出现了走路不远,存在“间歇性跛行”的情况,就要搭搭自己脚上的脉搏。如果脉搏消失了,就要警惕,千万别耽误了自己的病情。
哪些人容易有间歇性跛行?
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年龄在55岁以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那么就要警惕动脉硬化的发生。
还有那些检查可以确诊?
如果患者症状加重,应该及时到医院血管外科做检查。
(1)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测量下肢踝部血压和上肢肱动脉压的比值,可以明确下肢缺血的严重程度。正常人的ABI值>1.0,如果ABI值<0.9则预示着发生下肢缺血的情况。
(2)下肢动脉彩超:用于确定血管阻塞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已经能够替代血管造影成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其优点是不使用有肾毒性造影剂,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是首选的检查方案。但是,由于肠道气体的干扰,超声无法清晰判断盆腔内动脉的闭塞情况,还需要借助其他检查手段。
(3)动脉造影术:能够简单、迅速地显示动脉分支,尤其对盆腔内动脉(肾动脉、髂动脉)的显像效果清晰。但是,考虑到造影剂有肾毒性和引起过敏反应等风险,只有患者存在需要介入治疗的可能性时,才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4)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无需动脉穿刺即可看见整个动脉分支。但不适合已经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内有金属移植物的患者。
(5)CT血管造影(CTA):也是很有价值的检查。检查时间只需几分钟,明显比MRA要短。CTA的使用限定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考虑到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疾病,因此医生要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检查方案。
当然,发现动脉有闭塞的情况,也不用着急。
即使B超或者CT提示有动脉血管的闭塞,相当部分的患者因为有较多的侧枝循环形成,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或者轻微。
如果临床症状轻微,踝肱指数>0.8,临床上不必接受手术或者介入。
间歇性跛行的起始治疗:非手术治疗
一旦发生间歇性跛行,就必须开始有针对性的干预以防止病情恶化。
根据统计,如果能够解除影响生活质量的步行后疼痛,间跛患者的保肢率高:5年病情恶化率为25%,截肢率仅为1%~7%。
(1)风险因素控制
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治疗间歇性跛行应该首先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2)运动疗法
多项研究表明,运动疗法是间歇性跛行最佳初始治疗。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患者的步行时间和距离、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改善全身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有研究认为其对间歇性患者的步行功能改善优于支架置入,是非常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
(3)药物治疗
目前有2种药物被美国FDA批准作为间歇性跛行的药物:培达(西洛他唑)和巡能泰(己酮可可碱)。西洛他唑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合成,并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治疗全身性动脉硬化,并在血运重建手术后用于提高支架通畅率。
(4)间歇气压疗法(IPC)
间歇气压疗法通过反复充气-放气,对小腿腓肠肌进行按摩,可以使动静脉压力阶差增加、血管舒缩神经麻痹和一氧化氮释放增加,从而改善间歇性跛行,提高保肢率。尤其对没办法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益处。
大部分患者通过5天(住院)+3个月(院外)的非手术治疗,间歇性跛行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