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医生自己看片子的重要性
今天是医师节,也是国际禁毒日,不明白,这一天为什么两个日子在一起,也许意味着这是忙碌的节奏。恰逢周一,从上午开始,准确说从昨晚开始,病房就没有消停,一直忙到这个点。
今天手术是个中年女性,一年前因为肝右叶有个小肝癌,做了射频消融,3个月前开始,肿瘤指标甲胎蛋白不断往上升,这个月升到了2000多,但是近三个月每个月都复查CT或者核磁共振,报告都没有说发现肝内有肿瘤。门诊来看的时候,我建议她不要单纯给我看纸质的报告,最好把片子带过来。她要求住院检查,于是给她做了复查。我们自己看了她之前的片子,还有这次复查的核磁共振,其实在肝脏左叶的尖尖角,紧贴着脾脏能看到一个大小约2cm的肝癌,这个地方因为很隐蔽,容易漏掉。我们自己又给她复查了一个彩超,证实这里有问题。于是今天做了腹腔镜肝切除术,手术当中发现肿瘤已经侵犯到了脾脏,于是一块切除脾脏。手术很顺利,全过程在腹腔镜下完成,腹壁上只有5个小洞,最大的一个4cm,其它几个1cm不到,患者明天就可下床活动。
这个病例想说明以下几点:
1、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有慢性肝病的病人,甲胎蛋白持续升高,肯定是有问题的,一定要密切随访(一个月一次),及时发现早期隐藏的肝癌,早期治疗,才能长期生存;
2、就诊,千万不要带一张纸质的报告给医生看,医生一定要看片子。因为报告是看片子医生的意见,相当于一部电影,看影评,那是评论人的喜好,仅供参考,最好还是要自己来看,自己做评价。有经验的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需要自己看片子,发现问题,发现肝癌在哪里,同时还要根据肝癌的大小、数量、在肝脏具体位置、跟血管和胆管的关系以及很多信息来判断治疗方案;
3、有的时候,医生给你做几个检查,甚至是定期反复多次的检查,不是为了挣你钱,而是每一种检查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大部分的情况,一到两种检查,就能解决问题,但有少数情况,目前的医学还不能一次或单一检查就能明确,所以需要几个检查互相弥补,动态的观察变化才能明确。就如同法官判案,也是要综合各个证据才能做出判决,以一个证据就做结论,有时就未免太过草率。
所以,千万不要指望拿一张纸质的报告就去让医生给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意见,这是在为难医生,也是在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看病难,有时候还跟医学知识不够普及有关系,多掌握一些正确的医学知识,比了解那些不着边际的养生保健经验要重要得多。
本文系黄杨卿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黄杨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