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好大夫在线

就诊指南

髋关节置换常见问题解答

人已读

1. 我的髋关节什么时候需要置换?能不能保守治疗?我年龄还小,换了以后怎么办?能不能拖到年龄大了再做?

髋关节置换是解决髋关节晚期疾病最有效的手术方法。髋关节疾病晚期会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脊柱侧弯等,如果疾病时间长,还会导致肌肉萎缩、严重骨质疏松。因此建议如果疾病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就应该考虑关节置换。

保守治疗只适用于早期疾病患者或仅有炎性反应而没有骨性结构改变的患者,换句话说,例如滑膜炎、关节炎、关节积液等这些炎症反应是可以治愈的。股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早期疼痛是因为炎症反应造成的,保守治疗后,疼痛可以缓解,但坏死和磨损仍会继续发展,时好时坏。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减少行走和口服止痛药,休息可以减少关节受力,止痛药不单纯止痛,还有消炎作用,因此需要使用。骨科所说的消炎药就是止痛药,并不是头孢等抗生素,骨科的炎症除感染外都是无菌性炎症,而止痛药学名是非甾类消炎止痛药,对骨科疾病有治疗作用,但止痛药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刺激、胃溃疡等,因此如果既往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口服止痛药要慎重。其它保守治疗方法还包括理疗、外用药物等,但都不能从根本上治愈骨科严重疾病。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材料已经非常先进,陶瓷对陶瓷关节面每百万步磨损仅有0.05立方毫米左右,而且磨合后期磨损比较稳定,磨损更少。所以正常使用下,陶瓷对陶瓷关节面使用20年以上甚至终生都是可能的。另外退一步讲,就算将来有问题,还是可以再多次手术翻修。翻修的效果仍然会很好,当然翻修也取决于第一次手术的情况和失败的原因。总之年龄已经不是髋关节置换需要考虑的问题。

疾病拖的时间越长,忍受的痛苦时间当然会更长,生活质量也会差。另外达尔文进化论中说到的‘用进废退‘特别能说明骨科问题,如果长期不走路、不能达到正常人群的活动水平,会导致肌肉萎缩和严重的骨质疏松,既增加手术难度,也会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康复需要数月、数年才能恢复正常肌肉力量和骨质情况,或终身恢复不到正常情况。因此不建议长期忍受病痛。

2. 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关节?

髋关节部件分为髋臼杯、髋臼内衬、股骨头和股骨柄。髋臼杯和股骨柄都是合金部件,表面会有不同涂层处理,以和自身骨长在一起,不同产品在形态设计和涂层处理上会有区别,因此费用也会不同。股骨柄形态上还有长短的区别,目前更倾向于使用短柄,因为短柄保留骨量多、损伤小,有利于以后的翻修手术,但费用会比长柄贵。长柄和短柄只要手术做的好,能够和自身骨长好,使用效果是一样的。髋臼内衬和股骨头是摩擦的两个部件,分为陶瓷对陶瓷、陶瓷对聚乙烯、金属对金属、金属对聚乙烯。各有优缺点。金属对金属由于磨损下来的金属离子对身体有害,目前已经很少有人使用。金属对聚乙烯价格便宜,但磨损是这几个关节面中最严重的。陶瓷对陶瓷是目前最耐磨的关节面,但费用高,而且属于硬对硬关节面,有碎裂和异响的问题,但发生率都很低。陶瓷对聚乙烯属于硬对软,没有异响等问题,磨损和价格居于陶瓷对陶瓷和金属对陶瓷之间。因此建议年轻病人使用陶瓷对陶瓷或陶瓷对聚乙烯关节面,年龄大病人可以使用陶瓷对聚乙烯或金属对聚乙烯关节面。当然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使用的陶瓷关节面有第三代陶瓷和第四代陶瓷,第四代陶瓷在磨损和碎裂方面都优于第三代陶瓷,但费用会高。

3. 手术有什么风险?我术后会不会不能走路?手术后能正常走路么?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对于骨科手术最大的风险就是病人的死亡和感染,另外还有骨折、脱位、血栓、肢体不等长、假体安放角度不满意等。造成病人术后死亡的原因很多,病人术前的身体状况和血栓肺栓塞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病人年龄越大,心肺等内科疾病越多,风险越大,因此建议70岁以上的病人最好早做手术,否则年龄越大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血栓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骨科重点预防的并发症之一,但不能完全避免。如果造成肺栓塞,则会有生命危险。当然血栓的发生也和病人的情况有关系,比如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卧床等病人发生率会高,反之,年轻身体好的病人发生率会低。

感染是关节置换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发生感染,尤其是严重的感染,手术就失败了,后续需要多次手术处理,花费的经历和费用也会很多。感染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室环境、病人自身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能完全避免。脱位和骨折只要处理得当,仍然可以获得很好的结果,但会因为处理需要的器材或手术增加相关的费用。假体安放角度与手术难度和医生技术有关,短期应不会有太多影响,长期可能会造成磨损增加和松动。

肢体不等长是髋关节置换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肢体长度差别在5mm以内没有太大影响。长度差别在1cm以上会导致跛行和不适。术后出现肢体不等长除了再做手术矫正以外,没有别的好方法。或穿增高鞋矫正。

手术的目的当然是要恢复正常的行走和功能,如果不出现上述所说的情况,绝大多数病人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一样,当然这还要看手术前的情况。所以建议疾病不要拖的时间太久。

4.我的手术能否微创置换?

目前髋关节置换可以通过后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和直接前侧入路完成。后外侧入路是常规手术入路,所有髋关节置换手术都可以通过这个入路完成,但手术缺点在于手术需要切断部分肌肉,损伤相对大,术后康复相对慢些,而且术后早期脱位风险大,一些动作如下蹲、侧身睡觉等早期慎做,但术后6周软组织愈合后就可以了。另外后外侧入路手术时需要侧位,对安放髋臼角度和判断肢体长度影响较大,造成髋臼假体角度安放不满意或下肢不等长等。外侧入路由于损伤臀中肌,术后跛行的情况比较多,已很少使用。直接前侧入路是目前损伤最小的入路,可以通过肌肉间隙进入关节,不损伤肌肉,手术切口也很小,是真正的微创手术,术后病人疼痛轻、肌肉力量恢复快、脱拐早、术后脱位率低、假体角度和肢体长度容易控制等优势。目前直接前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已被医生和病人认可,但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开展的医院和医生较少,真正掌握此技术的医生也较少。另外一些严重的病例不适合微创手术,因此如果想要进行直接前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时,术前需要咨询医生。此外还有一些改良的微创方法,例如Superpath、OCM等,但相比而言,直接前入路是损伤最小的髋关节置换入路,如果病例选择合适、医生技术好,术后病人可以尽早恢复工作和生活。

5.手术后需要怎么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不需要特殊的康复练习,也可以恢复很好的功能,一些特殊病例除外,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创伤的愈合需要时间,皮肤切口愈合一般需要1至2周,软组织肌肉愈合需要4至6周,骨的愈合需要8至12周。因此术后早期,尤其是术后4至6周内禁忌快速频繁的动作练习,如骑自行车等,容易造成出血和血肿、肿胀等。术后6周内可以进行直抬腿,侧抬腿等肌肉力量练习,也可以进行屈髋等练习(但不要反复练习避免血肿),注重练习的质量即屈髋的度数,而不是练习的次数,一般每天练习一两次即可,直接前入路还可以练习盘腿穿鞋袜等。用拐杖的时间根据每个人的肌肉力量和手术情况而定,一般术后即刻就可以完全踩地(咨询手术医生),如果完全踩地后,拐杖可以只用于临时保护,走路时可以不依赖拐杖,一般1个月内可以脱拐,但建议3个月内不要过多的行走,因为骨与假体的长入时间一般需要3个月。6周至3个月可以继续上述的肌肉练习,也可以进行屈髋、盘腿和下蹲等练习。3个月后一般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或继续上述的练习。强直性脊椎炎的患者术后早期就应进行屈髋练习(需要注意屈髋的练习角度而不是练习次数,早期练习次数越少越好,减少出血,屈髋角度越大越好,但要咨询手术医生,避免发生脱位)。


本文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