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宏_好大夫在线
2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中耳炎术前须知

如何评判中耳炎手术风险?如何有效防范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发表者:彭宏 人已读

由于颅底是全身解剖中最复杂的区域,而颞骨又是颅底的中心,是颅内和颅外结构的重要分水岭。其毗邻多条沟通颅内、外的大动脉、主要回流静脉以及多条重要神经,涉及到听力、平衡、面部与眼部运动、味觉、泪液和唾液分泌等多种功能。因此,中耳炎手术是非常精细的微创手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虽然任何手术,都会面临风险。但中耳炎手术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病变性质、范围及程度不同所具有的风险

中耳炎,尤其是中耳胆脂瘤,常常会继发严重的颅内和颅外并发症。轻者出现持续流脓、耳鸣、渐进性耳聋;重者出现流血性分泌物、眩晕、耳痛和头痛、面瘫、内耳感染导致全聋、颅内感染和脑脓肿等。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即使进行手术干预,也无法完全消除。有些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甚至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中耳炎手术的第一目的是在中耳复杂解剖结构中,在保护重要结构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变,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获得干耳。注意:只有彻底清除病灶,才有可能获得干耳。

(二)、面神经功能受损的风险

面神经功能可能受损,是中耳炎手术面临的风险点之一。这也是中耳炎手术前必谈的内容。面神经是复合神经,一旦受损有可能出现面部和眼部肌肉麻痹、味觉障碍、泪液和唾液分泌减少等情况。在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面神经的辨认、分离和处理。因此,中耳炎手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与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关,也与面神经解剖和病变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由于面神经在颞骨中迂曲穿行,时有出现面神经走行变异和自然裸露问题;另外,病变还可能出现破坏面神经骨管,发生面神经直接与病变组织粘连或被病变包裹等问题。面神经功能的保护一直是耳外科医生必须面临的挑战之一。然而,有经验的耳显微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同期面神经减压手术,将面瘫的风险降到最低;另外,根据面神经损伤的深度、程度和时间不同,还可以通过面神经端端吻合术、面神经移植术、面神经与舌下神经或副神经交换吻合术、神经肌肉蒂移植术等,也能使面神经运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换句话说,中耳手术的第二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充分保护面神经功能。

(三)手术感染的风险

精致的中耳炎手术,会优先选择患者自身骨粉或耳周肌肉,重塑外耳道和上鼓室;用自体软组织膜,覆盖骨粉;同时用自体骨,重建听骨链。最终让患者获得更加清晰的声音感受;并且外耳道内耵聍能自行排出,减少其返院清理术腔堆积物的次数。甚至绝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可以再次感受游泳戏水的乐趣。然而,所有这些疗效的获得都离不开有效控制感染、促进移植膜存活、加快术腔上皮化的术后治疗。因此,在手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的前提下,患者术后按时复查,才能尽早发现伤口愈合过程中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说,中耳炎手术目的之三,就是重建中耳正常结构,修复鼓膜穿孔,形成自洁、干爽、良好传音的术腔。

(四)、听力重建未达预期的风险

总而言之,彻底清除病变,达到干耳,是中耳炎手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恢复听力,则是在功能重建层面,对医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这里,有效振动面积最大化的完整鼓膜、中耳有效通气、鼓膜通过卵圆窗与内耳有效连接、卵圆窗与圆窗同时具备良好的两窗功能,都是维持听力的首要条件。因此,一方面,患者自身病变状况,是决定能否进行听力重建手术的重要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医生通过富有成效的手术,才能使患者外耳-中耳-内耳传音最大化、阻抗降到最小化。这对医生的临床判断和精准操作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耳炎,尤其是鼓室硬化症,常常导致镫骨固定、圆窗钙化等严重状况。中耳炎,尤其是中耳胆脂瘤,中耳重要结构的骨质常常广泛破坏。例如,在病变已经侵犯内耳(如外半规管瘘),患者出现混合性耳聋;或者病变(尤其是长期炎症的疤痕肉芽、硬化灶等)严密包绕患者听骨链,致患者基本丧失听力。这时,手术需要从患者半规管或听骨与圆窗表面,分离清除病变。然而,这种在极其狭窄空间的精细操作,极有可能刺激内耳,诱发进一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因此,即使是一位有经验的耳显微外科医生,帮助患者恢复听力,仍然是他必须面对的最苛刻的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医生的技能,患者病况的轻重,也决定了手术后的听力效果。即使术后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只要尽早发现,通过激素、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五)、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的有效性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导致中耳炎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针对咽鼓管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在手术中同时实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改善其咽鼓管功能,是提高术后咽鼓管功能训练依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中耳换气功能长期有效,才能保持长久良好的听力。因此,咽鼓管功能康复,也是中耳炎手术不能忽视的问题。

既然中耳炎手术,面临上述风险。患者是否应该放弃手术?答案是否定的。值得患者庆幸的是,您身边有许多技术精湛的医生,在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帮助您清除病变、解除病痛烦恼。另一方面,患者必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尽早考虑手术事宜。选择医疗条件和设备比较好的医院;选择有富有经验的手术医生;听从医生建议做好各项检查;与手术医生进行良好的术前沟通。总而言之,病变范围越小、病情越轻,术后听力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病变范围越广、病情越复杂,精细操作越多,手术面临风险的机会越大,影响术后听力恢复的因素越多。

只有谨慎细致、富有经验的医生,再加上患者的积极配合,理性对待,方能将手术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本文是彭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