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张娟 人已读
2016-10-28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慢慢冷了,但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却高了,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显示:秋冬季节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心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治疗措施,患者寿命将比平均寿命减少20-30年,所以秋季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秋季是由夏至秋的过渡季节,气候变动较大,寒而复暖,暖后又寒,常使人防不胜防。对于健康人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就应当十分小心了,因为一冷一热极易导致血管痉挛,以致旧病复发。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经过了“苦夏”的洗礼,到了秋天食欲大开,如果不加注意而摄人大量脂肪的话,就更会加重血管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秋季是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寒凉刺激会使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肾上腺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在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有的疾病加重,而引发各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秋季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阳气逐渐衰退,生理功能趋于平静,天气干燥,气候渐凉且气温波动较大,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事之秋。
专家介绍
张娟,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脑病四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安徽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委,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998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西结合系,200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并获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5余年,在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的经验和见解。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基金等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安徽科技厅科技成果1项。
专业特长:临床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血管病、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头痛、失眠、眩晕、面瘫、抑郁、老年期痴呆、癫痫、神经遗传病、肌病、神经痛、抽动障碍等疾病的诊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周六上午
秋季气温开始下降,天气干燥,必须要更好的调理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才能免受伤害,那么脑血管秋季养生怎么做?要避免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高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合理膳食,打造健康基石:饮食要平衡、多样化,多喝白开水。严禁吸烟,可少量饮酒。脑血管病人养成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增加纤维膳食,多吃玉米、麦麸、蔬菜、水果等。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的脑、内脏、蛋黄、鱿鱼等。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秋季气候千燥,空气温度低,汗液蒸发快,应多补充些水分,平时可多吃些性平的水果如苹果,并且多吃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滋阴润肺。在秋季要注意补水,水属阴。尤其是在清晨醒来,喝一杯水,弥补一夜间体内流失的水分,稀释血液,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适度运动、形劳不倦:脑血管病并非防不胜防,一些看来并不起眼的“小动作”,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心脑血病的发生。(1)张闭嘴:闲暇之时,最大限度地将嘴巴张开,同时伴着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经常做“张闭嘴”运动,可通过刺激面部的神经,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2)勤动脚:脚踝是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是联系人体足部和身体的交通枢纽。柔软而有弹性的脚踝有助于静脉血液回心。因此,每天抽点时间做做踝关节运动,可缓解高血压症状,还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从而起到保护心脏、预防中风等作用。(3)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宜,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秋季运动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锻炼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因此,在运动种类上就应结合个体情况有所选择,否则就会有害无益。中老年人应考虑其年龄因素,避免进行紧张、激烈、用力过大或讲究速度的运动。适宜的运动项目是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这类活动可放松神经、肌肉,对防治各种慢性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均有良好作用。秋冬季节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不宜晨练。睡觉的时候人的精神活动对处于休眠的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秋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控制危险因素:秋季需要预防脑血管疾病,秋冬是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受气候变化影响及相应的生活方式改变,诱发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这个时期将“低开高走”,如果不积极加以控制,它们将持续在高位运行。这些危险因素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高体重。尤其以前三个因素最为凶险。研究证明,吸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使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痉挛、阻力增大以及血管壁损害。血管壁的损害是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吸烟还能使全血黏度增加,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增强,易导致血栓形成。所以戒烟是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了要戒烟之外,在初秋阶段要加强对血压、血糖、血脂及体重的控制,及时至医院调整用药量,避免反复波动。有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进入秋冬季节,要记住七字箴言:“少油少盐多运动。”
三个半分钟:早晨醒来半分钟后再起床,起床后半分钟再下床,下床时两腿先下垂半分钟再做其他活动。使机体达到充分调整。
保暖御寒、预防感:秋季天气变凉,要注意保暖御寒,增强机体抵抗力。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极易诱发脑梗死,脑出血。另外,还要保证睡眠,睡觉时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心态平衡、养精调神:养精调神,保持良好心态,适应社会发展,心平气和,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此外,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尽量少生气。情绪激动是脑血管病的大忌。生活要规律,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定期复查随访:随身带好急救药物,出现头昏、头痛、昏厥、嗜睡、一侧肢体突发性麻木、无力、口角歪斜等不适症状尽快就医诊治。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心脑血管秋季养生怎么做也都心中有数了。要想避免受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与伤害,就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除了要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之外,还需要适当的运动,控制危险因素、预防感冒等。这样我们才能将“悲秋”舒适度过,身体健康长寿。
本文是张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