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超 三甲
刘超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正畸科

学龄儿童牙齿健康隐患有哪些?

3332人已读

孩子的牙齿健康问题是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那么对于学龄儿童来说,牙齿都有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呢?

1.您的孩子是否有龋齿?龋齿的表现很多,有的是洞,有的是黑点,有的是月牙形的小凹陷,不管是恒牙还是乳牙,一旦发现龋齿,就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否则会越拖越严重。尤其是七岁左右开始萌出的第六颗牙齿,是最重要的牙齿并且不会再换,更要好好保护,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2.您的孩子是否有早晚刷牙的习惯?刷牙是最重要的口腔习惯,刷牙的方法,时间,频率等等都对口腔健康有重要影响。如果您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或者您不确定孩子的刷牙习惯是否正确,可以带牙刷到医院当面咨询医生。对于孩子来说,牙刷要选择软毛、小头的儿童牙刷,可以使用电动牙刷,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每个牙的每个面都要刷到。牙膏的品牌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建议使用儿童专用牙膏,如果有严重的龋齿或者牙石,或者正在进行牙齿矫正,换用专业医生推荐的牙膏。注意:漱口水不能代替刷牙!

3.您的孩子有没有“地包天”?大部分的牙齿矫正都是到换完牙之后做,但是对于地包天这种骨骼发育的畸形,则建议进行早期的干预,如果您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情况,建议尽早到正畸科咨询。

4.您的孩子是否有咬手指、咬嘴唇、托腮等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会造成牙齿骨骼的发育异常,需要及早破除。

5.您的孩子是否张着嘴睡觉?晚上是否打呼?是否有慢性鼻炎、扁桃体增生、腺样体增生等疾病?如果孩子有这些疾病,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治疗。如果治疗后孩子仍然张着嘴睡,会影响牙齿骨骼的发育,更会影响孩子的面容,即所谓“腺样体面容”。

ce93afbc48c447872d32d52444ccbcfc.jpg

6.您的孩子是否在换牙?七岁左右是孩子换牙的时期,一般情况下,儿童换牙是按照牙齿上下排左右对称,先下后上的原则。儿童换牙顺序为:

(1)在儿童6-8岁时开始长第一颗恒牙,即中切牙,第一磨牙也 慢慢长出;

(2)当儿童长到8-9岁时,开始长出侧切牙;

(3)10-12岁的儿童的双尖牙开始长出,首先会长第一双尖牙,即在侧牙旁边;

(4)儿童在11-12岁的时候, 上下排的尖牙已经逐渐长出;

(5)12-13岁的儿童开始长第二磨牙;

(6)最后的第三磨牙,即智齿,要到儿童17岁后才开始长出,而且维持生长的时间会到21岁,因人而异。

123.jpg

7.您的孩子是否存在换牙时期的困扰?

(1)恒牙长出来了,乳牙没有掉怎么办?如果恒牙长的快跟乳牙差不多高了,就要去医院把乳牙拔掉。

(2)新长出来的牙有点歪怎么办?一般建议观察,并且少吃过于精细的食物,多咀嚼刺激骨骼发育。慢慢随着肌肉力量的平衡和骨骼的发育会慢慢调整。

(3)新长的门牙为什么不是平的,上面还有尖?这是正常现象,每个人都是这样,只不过我们成年人的经过不断的切割食物就磨平了。20160521143629462946.jpg

(4)两个门牙有缝怎么办?门牙有缝的常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旁边的牙在长压到了门牙的牙根,过段时间就好了;第二是上唇系带附着过低,如果到十岁左右仍然有缝,可以做个小手术;第三是门牙中间有多生牙,这种需要拍片子才能确定,一旦确定,需要做一个门诊手术。

download.jpg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附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学龄前儿童篇

二十八、健康完整的乳牙列是恒牙健康的基础。

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够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保障恒牙和颌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孩子准确发音,引导恒牙正常萌出,使儿童获得健康并使用终生的恒牙。

二十九、鼓励儿童多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

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儿童受益终生。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三十、刷牙后睡前不再进食。

由于人在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唾液分泌量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差,如果刷牙后睡前再进食易患龋病和牙龈炎。此外,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如果吃零食也应有规律,可在两正餐之间加零食。

三十一、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帮助和监督。

从3~4岁开始,儿童动手能力和四肢协调性明显增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舌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学,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儿童应选用适合自己年龄的儿童牙刷。

三十二、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应尽早戒除,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应及时到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厚等病症,及时纠正口呼吸。

三十三、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3~6岁是儿童患龋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换牙做准备,但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邻面龋。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在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同时,医生应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口腔健康指导,增强家长和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识。

三十四、早期矫治前牙“地包天”(前牙反咬合)畸形。

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遗传等先天因素是前牙反咬合的病因,不良的喂奶姿势和儿童的不良习惯也可造成前牙反咬合前牙反咬合可限制上颌骨发育,导致下颌过度前伸,造成颜面中部三分之一凹陷,明显影响面貌,早期矫治可纠正或减轻面貌改变,取得相对好的治疗效果。乳前牙反咬合的最佳矫治时间为3~4岁。

三十五、局部用氟预防乳牙龋病。

含氟牙膏具有肯定的预防龋病的作用。学龄前儿童一般都会漱口,并把口腔内的异物吐出,故可用儿童含氟牙膏刷牙,但每次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并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应用,以防误吞。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另外,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涂氟,预防龋病。

三十六、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

龋病影响儿童口腔和全身健康。龋病最初的表现是牙齿局部变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在上前牙表现为白垩色改变,进而牙齿表面硬组织剥脱,形成龋洞,直至牙齿完全崩解,脱落。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三十七、及时治疗乳牙外伤。

乳牙外伤常发生于2岁以后的幼儿,多为前牙,一般是由跌倒引起,外伤可能会把牙齿碰松、碰折、碰掉等,乳牙外伤可能会影响以后恒牙的发育和正常萌出,应及时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

刘超
刘超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正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