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王生龙 人已读
1.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些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可见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病,而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之一。②有共同的病理基础,目前多认为它们的共同原因就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③可造成多种疾病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某些癌症,包括与性激素有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以及消化系统的胰腺癌、肝胆癌、结肠癌等。④有共同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防治住一种代谢紊乱,也就有利于其他代谢紊乱的防治。
临床上常能遇到肥胖、糖和脂肪代谢紊乱、高血压甚至冠心病并存,互为因果,可聚集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其公共的致病原因是人体对调节糖、脂肪代谢的胰岛素发生抵抗,这个家族冠以“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及“X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导致动脉硬化的症候群:
向心性肥胖、糖耐量减低或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黏状态、高凝状态、脂肪肝、骨质疏松以及过早动脉硬化、冠心病、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
代谢综合征引起和推动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被公认为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源头),是滋生他们的土壤。
2. 代谢综合征——可怕的害人之“树”
7个“高”:高体重(包括超重或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高血凝、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肪肝发病或胰岛素抵抗。这7个“高”中,前“六高”都属于代谢综合征之“树”的枝丫,只有胰岛素抵抗是根,是另外“六高”的根源和基础。如果具备“七高”中的“三高”,比如肥胖者同时有高血压和高血脂,那就是有代谢综合征了。
如果仅是砍去枝丫,解决一个“高”,只是治“标”;只有斩草除根,解决了胰岛素抵抗,那才是除了根,治了“本”。
肥胖就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解决胰岛素抵抗从瘦身开始,减肥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的重要环节。
3.代谢综合征的种种表现
代谢综合征常见的发病模式:腹型肥胖——高血脂(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表现:腹型肥胖、血脂异常或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的中期表现:糖尿病、冠心病。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往往会发觉自己胸闷、心悸、多汗、肝区不适、善饥、脱发、记忆力减退、手足麻木、四肢冰冷、过早出现皱纹、多饮、多尿、消瘦、阳痿、性冷淡。
代谢综合征的晚期表现:心脑血管意外及死亡。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往往会出现心绞痛、偏瘫、水肿、晕厥的症状,甚至猝死,极具危险性。
4. 适合中国人的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4个标准中的3个或全部者):
◆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体重指数≥25.0。
◆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血糖≥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者。
◆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30/85毫米汞柱,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血脂紊乱:空腹甘油三酯≥1.7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
5.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以上者。
◆有上述诊断标准中1项或2项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但上不符合诊断标准者。
◆有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类型脂肪萎缩症者。
◆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有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者。
◆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6.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祸首
肥胖的人由于外周组织如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必然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保持糖代谢平衡,脂肪细胞同时分泌了不少影响血压的因子。长期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胰岛β细胞的功能势必会受到影响,这些因素无疑会给控制血糖造成很大困难。
巨大的脂肪库日夜不停的分泌“脂毒性”物质,人体的代谢平衡被打破。因而逐渐发生了代谢综合征。
7. 代谢综合征定期查,看看你是否患了代谢综合征
定期监控血糖、血脂、血压、血粘稠度,控制体重,监查血尿酸,监测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查一查血浆胰岛素水平,监测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其特征性病理改变可作为全身微血管情况的指标。定期检测心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心脏、肝脏、肾脏为交易受累器官,并且冠状动脉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大血管情况。定期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反映肾脏病理改变。
病情稳定者
血糖测定一次/月,至少应包含餐后2小时血糖值;每两个月至少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根据病情,每年至少一次心、肝、肾功能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测;
血脂和血粘稠度可以每一年检测一次,若发现异常,则3个月后再测;血压以125/80毫米汞柱为参照,如果不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目前血压在正常范围,则每3个月至少检测一次,若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则可以每周至每月监测一次,若为高血压患者,则应每日内不同时间监测血压,积极用药控制。
病情控制不理想者
则应当积极监测以血糖为首的各项指标,在专科医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调整与用药,建议到专科门诊进行膳食计划制订。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很多是超重和肥胖患者,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有意识地稳步减重。积极且持久的生活方式治疗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措施。原则上应先启动生活方式治疗,然后是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保持理想的体重、适当运动、改变饮食结构以减少热量摄入、戒烟和不过量饮酒等,不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也能改善糖耐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2.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如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肥胖等的药物治疗,治疗目标如下:(1)体重在一年内减轻降低7%~10%,争取达到正常BMI和腰围;(2)血压:糖尿病患者<130/80 mmHg,非糖尿病患者<140/90 mmHg;(3)LDL-C<2.60 mmol/L、甘油三酯<1.70 mmol/L、HDL-C>1.04 mmol/L(男)或>1.30 mmol/L(女);(4)空腹血糖<6.1 mmol/L、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及HbA1c<7.0%。
本文是王生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