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尿毒症的阴影(中)——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替代治疗方案
在医院里经常听到病人家属谈到某人得了“尿毒症”做了腹膜透析,某人得了“尿毒症”做了血液透析。更有的病人或家属在患尿毒症初期就要求“换肾”。
慢性肾衰尿毒症有哪些成熟有效的治疗措施呢?
徐教授:慢性肾衰尿毒症有效替代治疗方法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每种疗法有不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需要根据病人诸多自身条件(病情、年龄、经济状况、教育背景、居住区域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替代治疗方式。替代疗法的选择决定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
请您简要介绍下肾移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徐教授:肾移植(俗称换肾)是把一个来自供肾者的健康肾脏移植到尿毒症病人的体内,以替带病损肾脏工作。一旦获得成功,移植肾能够实现正常肾脏功能,是三种替代疗法中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⑴由于受肾源、经济条件、移植禁忌症等多方面限制,绝大部分尿毒症病人需采取肾移植之外的替代治疗方式——腹膜透析/血液透析;⑵肾移植之前要做全面体检、寻找肾源、组织配型(急不得)、物质准备(花费大)、心理准备(失败、花费大),在做这些准备之前应及时选择——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否则贻误病情。
腹膜透析不需特殊设备,借助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血液和透析液之间不同介质的浓度差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弥散到透析液中,并将透析液中的机体所需要物质渗透到血液中。目前,各国选做腹膜透析的比例如下:墨西哥90%、加拿大37%、英国48%,香港地区82%。腹膜透析最大的优点是保护残余肾功能,特别适合尿毒症的早期,心脑血管并发症和交叉感染的机会比血液透析低。国际医学界已将腹膜透析作为尿毒症早期首选方案。
血液透析必须借助血液透析机完成,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一滤器来完成体内外离子、酸碱、水的交换,其效果与腹膜透析效果相似,患者每周2~3次到医院,由专业护士操作和监护,减少了腹膜透析病人在家自行操作的麻烦,虽然每次透后肌酐、尿素氮降低较明显,但由于每隔2~3天透析一次,故尿毒症毒素水平在体内波动较大。
一旦患了尿毒症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替代治疗方式呢?
徐教授:除了少部分尿毒症(如狼疮肾炎)及时治疗可脱离透析外,绝大部分尿毒症终生均需要采取替代治疗。依据残存肾单位多少的不同,尿毒症可分为早、中、晚期。就病情来讲如在尿毒症早、中、晚期及时分别采取适合病情相应的替代治疗方式,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年限几乎不受影响,所以说:“尿毒症并非是不治之症”,关键是依据病情在不同病期及时采取相应的替代治疗措施。
对于如何选择透析方式我给的建议是:⑴尿毒症早期有残肾功能者(尿量≥1500ml∕天)首选腹膜透,而尿毒症终末期(尿量≤400ml∕天)应选血液透析;⑵60岁以上的老年尿毒症患者首先应考虑腹膜透析,因腹膜透析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⑶经济条件好,对治疗后生活质量要求更高者可考虑择期行肾移植; ⑷尿毒症“一体化”治疗的核心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一般理想建议腹膜透析5~8年——血液透析——5~8年——肾移植10——20年的接力式治疗模式。
本文是徐家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