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手术是重要的复明手术之一,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角膜移植手术排斥率较低,但是对于一些高危移植的病例还是有相当的排斥风险。那么,什么是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出现后该怎么办,下面一一介绍:
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绍伟 人已读
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手术是重要的复明手术之一,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角膜移植手术排斥率较低,但是对于一些高危移植的病例还是有相当的排斥风险。那么,什么是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出现后该怎么办,下面一一介绍:
什么是排斥反应
我们人体对“外来物”有着非常完善和精密的防御机制。然而角膜移植手术后,供体角膜作为一种“外来物”被机体识别,并将动员机体的免疫系统发起针对移植的角膜的攻击、破坏和清除,这就是排斥反应。
排斥反应主要体征与症状
排斥反应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阶段,术后3个月-1年是高峰期,以后排斥率会逐渐降低。排斥反应一旦发生,供体角膜抗原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免疫系统进一步产生针对移植片的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淋巴细胞和抗体继而攻击和排斥移植片,主要破坏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是维持角膜透明的关键,且不可再生。因此最终致移植片变性、混浊、瘢痕形成,严重可致失明。患者自觉有眼红、视力下降、畏光、流泪、异物感、黑眼球发白等症状。
图1.角膜移植术后排斥,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视力下降
出现排斥了怎么办
即使出现上述症状,也不要惊慌,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就好比种菜生了虫子,及时播撒农药虫子就会被杀死,如果不及时菜就被吃光了。菜被虫子吃光了,可以重新再种,但是角膜损害严重了,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排斥反应一旦出现,必须要争分夺秒治疗。如果治疗及时,大部分免疫排斥都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如果不及时就诊、延误治疗,排斥反应将对角膜造成严重损伤,角膜植片逐渐混浊,药物治疗无效。
图2.早期排斥,结膜充血,角膜轻度水肿,视力下降
图3.图2患者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后,角膜恢复透明
抗排斥失败了怎么办
如果角膜排斥药物治疗失败,可以通过再次穿透角膜移植手术或者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治疗。但再次手术,术后有排斥反应再次出现的可能。
图4.严重排斥,角膜水肿混浊,视力严重下降,药物治疗失败
图5.图4患者行飞秒激光角膜内皮移植术后,角膜恢复透明
哪些情况会出现排斥反应
正常的角膜具有无血管及淋巴管特性,因而角膜被称为人体中的“免疫赦免区”。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大直径角膜移植片、角膜血管化(尤其是深部血管)、受体年龄小、再次移植(尤其前次植片衰竭是因为排斥引起)、偏中心角膜移植、干眼症、青光眼、角膜化学烧伤、出现缝线松动未能及时拆除、角膜特异反应性疾病、眼部有活动性炎症及做过其他器官移植时,排斥反应发生几率大。
如何减少排斥反应发生
角膜移植手术后,机体对外来角膜的排斥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为使供体角膜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将排斥反应降到最低,临床上需要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角膜移植手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对高危患者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
角膜移植手术后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常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应用激素类药物时,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其副作用,尤其应注意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以及其诱发和加重感染。术后用药期间,必须要按时复诊,如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头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免疫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使机体对供体角膜的排斥作用降到较低的水平,以使二者和平共处。术后应用强效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抑制高危角膜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此外,根据病情尽可能选择板层等角膜成份移植,尽量减小角膜植床的直径。尤其是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移植术,较传统手术在手术精确度、可重复性以及术后视觉质量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可有效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板层角膜移植术和角膜内皮移植术均为成份角膜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为全层的角膜移植,因此前二者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很多排斥反应早期出现的时候,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又未能按规律复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往往到不适症状非常明显时才来就诊,此时虽然能够通过药物控制大部分的排斥反应,但也有一些则无法逆转,只能再次手术。因此,按规律复查至关重要。
总之,角膜移植术后,按医嘱应用抗排斥药物、定期复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排斥,及时行药物治疗多数排斥反应都可以得到控制。
本文是李绍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