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口臭的原因及治疗
【引起口臭的原因】
1、口腔疾病:80%以上的口臭是由于口腔疾病引起的。患有牙结石、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等牙周疾病的病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分解口腔内食物残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
2、胃肠道疾病:(1)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2)长期的便秘,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被吸收入血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胀、食欲减退、易怒等自体中毒症状;(3)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导致许多胃肠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口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门螺杆菌后,口臭症状明显减轻。原因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直接产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3、食物因素: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经常吃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鸡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发生口臭。晚餐吃得过饱或进食油腻食物比重过大或辛热刺激性调料用量过大,浓香有余、清淡不足,晚餐距睡眠时间过短,睡觉时胃中还存留着过多食物等等;
4、药物因素:服用使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如某些镇静药、降血压药、阿托品类药、利尿药以及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等,易导致口臭。
5、神经精神因素:心理压力过大,经常性的精神紧张导致内分泌紊乱,身体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反射性地出现消化腺,尤其是唾液腺分泌减少,导致口干,从而有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产生口臭。
【口臭的治疗】
(病员如果患有口臭,建议就诊的科室为口腔科→消化内科→中医科→其它科室)
1、积极治疗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龋齿、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
2、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唾液是对付口臭最好的“武器”,保持口腔湿润、勤喝水;勤漱口,可以用专门的漱口水如“口泰含漱液”;有顽固性口臭的人,应养成每顿饭后刷牙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3、饮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素食物,减少油腻食物比重,吃饭时不要吃得过饱,饱食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口臭;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引起的口臭,可通过嚼茶叶、口香糖、喝牛奶等方法来消除;
4、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毒素及有害物质的吸收。人每天排便1-2次或个别人两天排便1次,大便成条状均为正常现象。每天排便次数太多每次量少或大便不成型或者超过三天才排便一次均不太好,排便是一个条件反射,需要我们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5、保持心情愉悦,养成规律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习惯。
本文系刘中武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中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