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林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警惕冠心病的“预备军”—高血压

发表者:李延林 人已读

前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如果不及时、科学的控制,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危及生命的冠心病、脑梗等疾病,如何让高血压患者转危为安?我们又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抗压110日上午,心内科主诊医师李延林为大家奉献了一场有趣、有料、有用的科普讲座。

1.jpg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生活方式与血压控制,李延林医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听众诠释了高血压与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联系。让我们回顾一下本次讲座的精华。

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液也超过糖尿病,接近两亿人口。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高血压患者的出现,让我们开始意识到,控制血压,绝不仅仅是服用降压药物那么简单。

2.jpg

李延林医师为听众耐心讲解高血压常识

中国每年死于中风与高血压合并症的人群在150万以上,致残者达数百万,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控制,会造成血管内皮受损,引发动脉硬化,相关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罹患冠心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除此之外,发生心脏事件、脑卒中和肾脏损害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3.jpg

其次,大家应当充分了解诱发高血压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不少年轻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高血压主要是由于家族遗传引起的,其实,遗传因素只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不合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血压升高。我们必须意识到,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必要条件。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肥胖高血压人群要控制体重

根据医学机构的调查显示,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比例要高出普通人数倍。所以,肥胖人群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自身现状。如果原来的体重有130公斤,现在降到80公斤,那么他的服药剂量可以明显减少,达到的降压效果是一样的,这就是减肥的重要作用。减肥没有一劳永逸的药物或者运动计划,当你准备减肥,最有效的方法是持之以恒。

第二、注意合理饮食,降低钠盐摄入

高血压患者应当多吃水果、蔬菜、鱼类和低脂乳制品,减少肉类、糖类、精制谷物的摄入(注:精制谷物是指白面包、白米和大多数包装精美的零食),建议可以多吃粗杂粮。另外,中国人的饮食口味普遍偏重,很多人大清早就喜欢吃腐乳、咸菜,钠盐含量极高,对于这部分人群,建议要改变饮食习惯,降低钠盐摄入(一般3-5g/天即可)。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一般可以使收缩压下降5mmHg,舒张压下降3mmHg,这个效果几乎和吃一粒降压药相差无几。

4.jpg

第三、尽早戒除烟瘾、控制饮酒量

吸烟对血管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长期吸烟,会破坏血管壁,加重动脉粥样斑块,使血管弹性减弱、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强烈建议高血压人群应当尽早戒除烟瘾。当然,长年的烟瘾要戒除并不容易,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求助医生,借助一些戒烟药物。同样,长期酗酒也会造成血压升高,但适当饮酒,特别是含抗氧化物的红酒,反而有舒缓血管压力的作用。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女性摄入量应该更少。

第四、适当运动锻炼,设定改善目标

血压高的人群,应当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运动,但对于心脏受过损伤或动过心脏手术的人,要注意运动量不可过度,逐步提高心肺功能。高血压人群应主要以有氧代谢运动为主,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设定目标不可好高骛远,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如女性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健身房的有氧操训练,或每天坚持慢跑三十分钟,就可以达到减肥降压的双重效果。当然,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需要得到心内科及康复医生个体化制定和指导。

5.jpg

其实,高血压并不可怕,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和自我调节,就能够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不过,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需要勇气,更需要科学的方法,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希望大家从小事做起,可以尝试先改变一种不良习惯并坚持一段时间,不断鼓励自己,每天做一点改变,相信大家的血压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改善。

医师介绍

6.jpg

李延林 医学博士

主诊医师·心内科

李延林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师从葛均波院士,获得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团队心内主诊医生、葛均波院士心内科医师团队重要成员。李延林医师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及随访调试、高血压病的预防和药物治疗,心内科急重诊的抢救、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康复。

从1月10日开始,《德达心血管健康教育课堂》系列讲座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此系列讲座将邀请上海德达医院心血管科室医师,为大家普及心血管疾病知识,提升疾病筛查意识。参与观众不仅能够聆听专业医学科普知识,还能与现场主讲医师零距离互动。

本文是李延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