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医案(刘建明)

发表者:刘建明 人已读

蒋某某,女,55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20年,每于天气突变寒凉湿而诱发,自诩可准确预报天气变化,多年来毎次急性发作均在我院就诊,发作间期很少超过2个月,每次发作在我输氧、抗感染、氨茶碱加激素治疗而控制,曾听说一外地私人诊所中药治疗此病效果甚好!于是网购该诊所中药散剂,服后发作次数略有减少,但逐渐出现了满月脸,估计非纯中药制剂,而是加了激素的混合剂!停服后发作次数更为频繁!2015年冬再次发作来急性就诊!当时来就诊时显满月脸,呼气费力,唇稍绀,舌淡苔白腻,桶状胸,双肺满布哮鸣音,少许湿啰音,诊断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并肺气肿。仍输氧抗感染、氨茶碱、激素抗炎平喘!因为是我的老病人,又住在医院附近,经常碰面,所以较熟悉。想:我能否从中医药途径用药来调整下她的体质、减少发作次数呢?问她是否愿用中医药调理,但其曰:已服中药无数,效果不著!已有点不相信中药了!于是跟她说我这有几个山东中医药大学已故名医李克绍教授治她这种病的秘方且治疗效果明显,听说是名医教授的秘方,便欣然同意试方!(在这之前正好也看了李克绍教授的论文集及回复此类病患的调理治疗方法信札,觉得与其病机切合)!
于是处方:党参9克,麦门冬12克,五味子4.5克,炙甘草3克,法半夏9克,核桃肉12克,怀山药30克,杏仁6克,厚朴4.5克,苏子3克,桂枝6克,生姜2片。6付,1付/日,水煎服,待观后效!原方有冬虫夏草!因本院没有冬虫夏草,况此药又贵重在外面也可能买到假药,病人为试方,故改为肺脾肾三补且敛气的怀山药30克代之!此方实由生脉散、人参胡桃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苏子降气汤等方组合而成。生脉散补肺气不足,养肺阴之枯竭,敛肺气之耗散,为主药;桂枝通阳而降逆气;半夏配麦冬,开结而不燥;厚朴、杏仁治胸满;核桃、怀山药纳气归肾,兼以润肺,补肺;生姜、苏子散水降气。合而用之,有补气、敛肺、降气、纳气的作用。想病人久病肺肾气虚不固不敛,应该疗效较好。
结果服完药后病人诉丝毫没有效果!虽然此时病人咳喘已通过西药控制!便对她说:急性发作期服此方虽未达想要效果,但服有益无害!毕竟是久病致虚,培补正气十分重要!建议在间歇期继续中药调理,并可停服其他一切抗炎平喘药。病人还是十分信任我的!愿意间歇期继续调理。再次查病人:舌淡苔白水滑,脉细数。基本思路:间歇期补肺健脾化痰为主。处方也是李克绍的方,只是间歇期培土生金为主,佐以降气化痰固肾气!
处方:红参6克 炒白朮12克 茯苓9克 半夏9克 陈皮9克 炙甘草9克 炒苏子3克 五味子6克
此方实是健脾化痰的名方异功散加了下气的炒苏子与收涩的五味子。方药十分简单,就这样一个方,开始连服6付,后隔日1付,也服6付,此后嘱毎月服3付。另外,在每次受凉外感咳嗽初起时,嘱服用通宣理肺丸发散外感。
就这样调理一直到15年春节后阳历2016年3月份患者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再次来本院就诊,这时已距上次发作间隔已近5个月,而且本次就诊与以前最大的区别:虽然咳嗽咳痰但已无喘息胸闷气促!患者自诉这是20余年来从来没有过的!这种效果也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问其这几个月来
的情况,自谓按照这种调理方法,身体自觉好转,连感冒都没发过,以前毎次发作喘息感觉到人都快要死了的样子!还说了通十分感谢医术高明的话等等!这次发作是因为家里来客劳累加受凉而致!听诊患者双肺确实未闻及明显哮鸣音。当然本次咳嗽咳痰仍西药抗感染治疗。
调理取得的疗效如此显著,该乘胜追击,决定给患者加入食疗调理,民国中医泰斗张锡纯最善用怀山药,谓怀山药补肺、脾、肾三脏之气,让患者自购温县铁棍山药或煎水或熬粥常服!又恐怀山药滋腻不化,让其加入少量鸡内金粉同煮以助化生!这是张锡纯的思路。前人的有效经验要拿来多用!就这样一直到9月份己近半年,患者因鼻塞咳嗽咳痰再来就诊,诉近一年未再发作喘息!偶而小咳,服通宣理肺丸即止!这次咳嗽咳痰予口服抗生素,另查患者舌苔稍黄腻,又值即将要进入秋季燥凉之季,想在培补正气的基础上适当清理一下肺部的伏热,于是建议患者入秋后每天用芦根90克加生姜3片,另煎好后加入少量冰糖当茶随时饮用,服一个月。这是伤寒大家李克绍教授的思路,他认为芦根性凉,能清肺中伏热,还能养肺,秋属金,入秋后饮用可以保持肺的清肃之气。就这样清补结合调理!患者自今年入秋入冬以来,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咳喘至今未发!
我想:用中药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调理至这种程度,西医是望尘莫及!这也许是西医认为不可能不可理喻的事情!因为我在未识中医之前也认为很难达到如此效果!所以中医5000年的沉淀积累相对于200年历史的西医更值得发掘研究(个人观点)!多学习前人的经验且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中医!
总结:本案培土生金,肺脾肾都不忘补,补中有清、化、降、敛从而使补而不滞,气机调畅是关键!

2016年12月23日

(本文是作者真实病案,用于经验交流,勿盗用,另外私自抄方需辨证或找中医诊断,否则出现后果自负)

本文是刘建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