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蒋欣欣 人已读
肾脏是机体代谢并排出代谢废物、化学物质及各种药物的重要器官,因此也是这些物质导致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导致药物性肾损害的药物多种多样,目前最常见的药物类型为抗生素,约占39%-54%;其他常用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镇痛药、造影剂和利尿剂。而近年来,有关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导致肾损害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具体可导致肾损伤的药物见下表:
出现药物性肾损伤的患者,应立即减量或停用可疑药物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对于青霉素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引起的过敏性肾炎者,若停药后病情无缓解,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改善肾功能;病情危重者可给予透析治疗。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迅速或逐渐逆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徐刚.肾脏病诊疗指南(第3版).科学出版社.
[3]5 DRUGS YOU MAY NEED TO AVOID OR ADJUST IF YOU HAVE KIDNEY DISEASE.NKF.
转自医脉通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