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龙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骨质疏松,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发表者:陈守龙 人已读

发表于:2016.10.05已读746次

引言:骨质疏松是骨的新陈代谢失去平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呈现骨量减少的状态,而且骨的质也发生变化,骨质变脆。特别是绝经期的女性多发本病,实际接受治疗的不足10%。骨质疏松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

我的推荐

一、适量的运动

推荐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推荐慢跑、游泳、球类运动,适度的负重运动能够刺激骨骼强壮,更好的预防骨质疏松。

二、充足的阳光

皮肤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助于胃肠对钙、磷物质的吸收,促进骨形成。

三、合理的饮食

增加鱼虾、鸡蛋、精肉、豆乳制品的摄入,戒烟限酒,少喝碳酸饮料(雪碧、可乐)、浓茶、咖啡。

四、抗骨质疏松药物选择

1.基础用药:钙剂、维生素D

Tips:增加钙、磷的摄入、吸收,有利于骨形成,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线用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有:钙尔奇D3片(吞服)、迪巧钙片(可咀嚼)。

2.骨吸收抑制剂:二磷酸盐(福善美)、降钙素(密盖息)、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

Tips: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或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减少骨的丢失。绝经后妇女单纯使用雌激素能够明显增加卵巢癌、乳腺癌患病率,应当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下联合运用孕激素。

3.骨形成促进剂:促甲状旁腺激素(赛迪松)、氟化物

Tips:促甲状旁腺激素是唯一被用于临床的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但在安全性和最佳用量方面还有待研究。氟化物因其严重的副作用(氟骨症、结石病、骨肉瘤)令人望而却步,未得到临床运用。

4.双重“神药”:雷奈酸锶、异黄酮(大豆制品)

Tips: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2004年,欧盟批准用于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但因深静脉静脉血栓、严重过敏性皮肤反应、心脏风险,2013年4月,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消息:限制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雷奈酸锶的使用。美国FDA也一直未同意使用该药。大豆异黄酮在化学上作为结构类似物与雌激素活性有关,显示抑制和协同的双向调节功效: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时,异黄酮占据雌激素受体,发挥弱雌激素效应,表现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异黄酮以“竞争”方式占据受体位置,同时发挥弱雌激素效应,因而从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五、重视首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骨折期管理

1.骨质疏松骨折包括: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股骨粗隆间)、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其中,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往往有明确的外伤史,而胸腰椎骨折可以发生在弯腰刷牙、咳嗽喷嚏过程中,甚至没有能够回忆起来的外伤动作,所以老年人无诱因的腰背痛,应当高度怀疑压缩性骨折。

2.越是体质差、越是高龄,越要积极手术,尽早回归社会生活。老年人长期卧床的致残、致死率高,且隐性的骨量丢失严重。无论是桡骨远端骨折、髋部骨折、脊柱骨折,手术都已经是成熟技术。在我们医疗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几乎都是日间手术,住院1-2天,局麻微创穿刺,术后2小时可下地行走活动,手术当天可出院,回归社会生活,不需要卧床休养。

3.患者第一次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短时间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因此初次骨折后的短时间内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4.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再发骨折风险,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同时也有研究显示,股骨颈的持续性骨质疏松预示着需要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

5.使用双磷酸盐类治疗3-5年可以停药。但对于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停止治疗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必须考虑到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

六、增强自信,相互鼓励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心理脆弱,容易自暴自弃,最终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带来不幸,为家庭带来很多麻烦。骨质疏松是完全可以防治的,就如同年轻人健身一样,某一次的心血来潮是不能达到效果的,关键是在于持之以恒。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去不的坎。当然,我们推荐老年人结队与骨质疏松作斗争,成立“骨质疏松社团”、“骨质疏松大学”、建立“骨质疏松个人疾病档案”等,子女的陪同和参与,能够更好地帮助父母,增强家庭凝聚力。

国家卫计委宣传彩页

引言:骨质疏松是骨的新陈代谢失去平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呈现骨量减少的状态,而且骨的质也发生变化,骨质变脆。特别是绝经期的女性多发本病,实际接受治疗的不足10%。骨质疏松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具体措施如下:

一、适量的运动

建议每天坚持1到2小时的体育运动,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推荐慢跑、游泳、球类运动,适度的负重运动能够刺激骨骼强壮,更好的预防骨质疏松。

二、充足的阳光

皮肤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助于胃肠对钙、磷物质的吸收,促进骨形成。

三、合理的饮食

增加鱼虾、鸡蛋、精肉、豆乳制品的摄入,戒烟限酒,少喝碳酸饮料(雪碧、可乐)、浓茶、咖啡。

四、抗骨质疏松药物选择

1.基础用药:钙剂、维生素D

Tips:增加钙、磷的摄入、吸收,有利于骨形成,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线用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乐力,钙尔奇D3片(吞服)、迪巧钙片(可咀嚼)。

2.骨吸收抑制剂:降钙素(密盖息)、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

Tips: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或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减少骨的丢失。绝经后妇女单纯使用雌激素能够明显增加卵巢癌、乳腺癌患病率,应当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下联合运用孕激素。

3.骨形成促进剂:促甲状旁腺激素(赛迪松)、氟化物

4.双重“神药”:雷奈酸锶、异黄酮

五、重视首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骨折期管理

1.骨质疏松骨折包括: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股骨粗隆间)、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其中,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往往有明确的外伤史,而胸腰椎骨折可以发生在弯腰刷牙、咳嗽喷嚏过程中,甚至没有能够回忆起来的外伤动作,所以老年人无诱因的腰背痛,应当高度怀疑压缩性骨折。

2.越是体质差、越是高龄,越要积极手术,尽早回归社会生活。老年人长期卧床的致残、致死率高,且隐性的骨量丢失严重。无论是桡骨远端骨折、髋部骨折、脊柱骨折,手术都已经是成熟技术。在我们医疗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几乎都是日间手术,住院1-2天,局麻微创穿刺,术后2小时可下地行走活动,手术当天可出院,回归社会生活,不需要卧床休养。

3.患者第一次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短时间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因此初次骨折后的短时间内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4.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再发骨折风险,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同时也有研究显示,股骨颈的持续性骨质疏松预示着需要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

5.使用双磷酸盐类治疗3-5年可以停药。但对于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停止治疗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必须考虑到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

六、增强自信,相互鼓励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心理脆弱,容易自暴自弃,最终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带来不幸,为家庭带来很多麻烦。骨质疏松是完全可以防治的,就如同年轻人健身一样,某一次的心血来潮是不能达到效果的,关键是在于持之以恒。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去不的坎。当然,我们推荐老年人结队与骨质疏松作斗争,成立“骨质疏松社团”、“骨质疏松大学”、建立“骨质疏松个人疾病档案”等,子女的陪同和参与,能够更好地帮助父母,增强家庭凝聚力。


本文是陈守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