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普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右上肺鳞癌并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综合治疗至今3年10月

发表者:曾普华 人已读

冯某,男,61岁。

主诉:右肺肿块综合治疗后3年10个月。

患者2013年2月因反复咳嗽伴痰中带血至长沙市中心医院支气管粘膜病检(长沙市中心医院2013.03.07,病理号:2013-53484):(右上肺支气管)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CK5(++),P63(++),Ki67(60%),CK14(-/+),CK(-/+),CK-7(核+),TTF-1(-),HBM1(-),CD56(-),Syn(-),CgA(-)。2013年3月21日在全麻下行右上肺袖式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长沙市中心医院2013.03.23,病理号:2013-54078):(右上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癌肿3.3×2×2cm,癌组织中多片状坏死;送检“支气管残端”未见癌转移,“上纵膈淋巴结”(1/5)及“肺门淋巴结”(1/1)见癌转移,“上肺门淋巴结”旁软组织中见癌侵犯,“隆突下淋巴结”约4枚,未见癌转移;余肺组织呈慢性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改变。耐药检测:GSTn(+),MRP(+),TS(-),LRP(-)。为求中西医协作治疗转住我科,先后行GC方案术后辅助化疗(吉西他滨1.6gd1,8+卡铂 400mgd1),配合中医药减毒增效治疗,病情稳定,未见复发。我院2015年3月26日CT示:1.右肺癌术后改变,情况大致同前。2.右肺中叶肺大泡,大致同前。3.颅脑CT平扫增强三维未见明显异常。4.左肝外叶等密度结节灶较前相仿,多考虑血管瘤,建议随查。肺部增强CT(2015-10-19):1.右肺癌术后改变,情况大致同前;2.右肺中叶肺大泡,大致同前;3.左肝外叶等密度结节灶较前相仿,多考虑血管瘤,建议随查。2016年6月30日肺部+肝脏增强、腰椎平扫CT示:1.右肺癌术后改变,大致同前;2.左肺上叶舌段新增病灶,考虑:炎性病变?其他?建议抗炎后复查;3.左肝外叶等密度结节灶较前相仿,多考虑血管瘤;4.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变。既往有“肺结核”、“丙肝”、“前列腺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此次就诊症见:神清,精神可,左胸部疼痛,咳嗽,痰少,无痰中带血,活动后气促,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纳欠佳,偶有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寐尚可,二便调。体重较前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辨证:肺脾两虚,痰瘀毒结。

治法:健脾益肺,止咳化痰,化瘀解毒。

方药:四君子汤合参麦饮加减。水煎,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本患者为右肺中分化鳞癌并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T4N2M0 Ⅲb期)经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3个周期,配合中医药维持治疗,随访至今,存活3年10个月,病情尚稳定。患者年过六旬,素体亏虚,长期吸烟,嗜辛辣,邪毒由口鼻而入,结于肺内,日久成肺内肿块,加之术后、化疗后,正气受损,脾气亏虚,故纳差、乏力;肺内毒瘀互结,宣降失司,故咳嗽,咯痰,综观舌脉,本病辨为肺脾两虚、痰瘀毒结证,为本虚标实,预后不良。予以四君子汤合参麦饮加减,方中以党参、黄芪、南沙参、白术、麦冬、女贞子、五味子、仙鹤草等健脾益肺;百部、款冬花、浙贝母、法夏、瓜蒌皮等止咳化痰散结;莪术、全蝎、壁虎等化瘀攻毒散结;夏枯草、猫爪草软坚散结;重楼、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本文是曾普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