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文华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胰腺假性囊肿如何干预治疗?
3500人已读
在胰腺假性囊肿(PPC)治疗前,首先借助增强CT、MRI、US和EUS可明确囊肿诊断、位置、大小及是否与胰管相通以指导治疗。
目前主要的干预方法包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PCD、内镜下透壁引流和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
传统的开腹手术引流的治疗成功率较高,但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长;腹腔镜技术的开展提高了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技术难度高;PCD的治疗成功率较低,并发症和复发率较高,但操作简单、经济、创伤性小;内镜下引流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和腹腔镜治疗相似,但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已成为PPC的一线治疗方法。
对于直径≤6cm且与主胰管相通的囊肿首选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置入支架引流。
对于中等大小且与胃十二指相邻的囊肿可行内镜下透壁引流,EUS可以确定囊肿与胃十二指肠的相部位,避开胃壁大血管或周围曲张静脉,在它引导下可提高透壁引流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内镜治疗失败要转手术治疗,特别是巨大的或多个囊的复杂型PPC应手术治疗,技术熟练的可行腹腔镜下引流。
在PPC感染未成熟、患者病情危重或不适合采用内镜及手术干预时可采用US或CT引导下的PCD治疗。
最佳的干预方法要结合每个医院的技术专长及患者具体的情况来制定,同时需要消化内科、外科和影像科等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
本文系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何文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