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国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牙齿矫正科普知识

发表者:李立国 人已读

一、手术介绍

牙齿矫正手术是在保持原有牙齿形态不变的前提下,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恢复口腔功能与正常形态的过程,而不是单纯为了美观,实貭是一个口腔骨骼的生物学改建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二、手术方式

1.活动矫正器:患者可自行取戴,但矫治效果不确定,随着固定矫治技术的发展,现已较少使用。

2.固定矫治器:最为常用,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矫治效果确定。

3.功能性矫治器:主要用于替牙期或者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少年儿童。

4.正颌外科:适用于严重的牙颌面畸形。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 1.牙齿拥挤:表现为牙齿里出外进,不美观,不易清洁,易患龋齿,易形成牙结石,导致牙周疾病。

- 2.前牙反颌又称"地包天""兜齿",表现为下牙咬合在上牙的外面,有些人仅仅牙齿反颌;有些人不仅牙齿反颌,面部骨骼也畸形,称为骨性反颌,表现为上颌骨发育不足--后缩,下颌骨发育过度--前突,造成面中部凹陷,侧貌为新月形,影响美观和功能。

- 3.牙间隙,表现为牙齿之间缝隙多。

- 4.深覆盖:又称"暴牙",有的仅仅表现为上前牙前突或下前牙里倒;有的则是骨骼畸形。这些人当中有的上前牙和上牙床过分向前突出,而下巴颏却缩在上嘴唇的后面,或者根本就没有下巴颏的形态。 - 5.双颌前突,或上下前牙前突,造成唇部前突,嘴唇用力才能闭上,开唇露齿,影响美观。

- 6.锁颌:牙齿无咬合功能

2.禁忌症:

(1)乳牙期正畸治疗的禁忌症

- 1.预计在其他时期矫治效果更佳时。

- 2.矫治效果不能肯定者。

(2)替牙期、恒牙期治疗的禁忌证

牙周炎的活动期,暂不进行正畸治疗。

四、注意事项

1.初戴矫正器后正常反应:矫正器初戴后患者口腔内将产生一些不适反应,如牙齿酸痛,粘膜损伤,溃疡等,此类现象一般在三天到一周左右便能缓解或消除。如果是剧烈疼痛则是不正常的,应及时就医。

2.饮食方面:避免咀嚼较硬的食物,如棒冰,排骨,鸡腿,牛肉干,带核带壳的零食。避免咀嚼较黏的食物,如口香糖,糯米制品,奶糖等。尽量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如可乐,雪碧,果汁等。

3.口腔卫生方面:每天早晚及三顿饭后都要刷牙,每次不少于三分种,选用毛软头小的优质牙刷,矫正器及牙面上不能有食物残留。每喝过较甜较酸的饮料后需漱口。

4.矫正器的损坏与维修:矫正器如有损坏应妥善保存,损坏的部分不可遗失,并及时与医师联系,尽快修复以免影响疗程和疗效。

5.患者及家长的配合:矫正疗程较长,在此期间患者,家长与医生必须很好的配合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有的患者若使用辅助矫正装置,必须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使用正确的方法,戴用足够的时间,若患者不能良好地配合,将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6.复诊预约:患者应在医师指定的时间内复诊。由于个体差异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或由于治疗过程中医患合作方面问题,实际治疗效果与预期的疗效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患者和家长应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7.矫正器清洁:如果配戴活动牙齿矫正器,每天早上、睡前必须清洗牙齿矫正器及彻底清洁牙齿,然后再戴上。如果不配戴时,必须将牙齿矫正器放在清水中。

五、其他副作用

1.对牙髓的影响:在治疗初期,牙髓内产生轻度的、暂时性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患者在加力的头几天内有疼痛或不适感,但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没有临床意义的。

2.对牙根的影响:牙齿矫正时,牙根表面也发生着吸收、增生这种重建活动。治疗后,牙根凭着自身修复能力而恢复正常,但如果治疗中加力过大,会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险性。

3.对牙槽骨高度的影响:做过正畸治疗的人,牙槽骨高度都会有少量的降低,这是由于戴矫治器使口腔卫生不易保持,增加患牙龈炎的机会,对牙槽骨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完成后,牙槽骨不会再继续发生吸收,如果口腔卫生保持好,牙槽骨会逐渐恢复正常。

4.牙齿变松动: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牙都有一定的生理动度以便能缓冲咀嚼压力,防止牙齿受创伤。在做矫正治疗时,牙齿松动度增加,这是正常反应。牙齿要移动,需要牙槽骨和牙周膜的重建,因为牙齿是靠牙周膜固定在牙槽骨里,这样牙齿就会变松动。但牙齿矫正到正常位置停止移动后,牙齿能够能通过自身的修复能力便牙周膜重新附着而变稳固,不会发生永久性损伤。所以,如果临床上发现牙齿松动度太大,应暂停加力,让其恢复段时间后再继续加力。

专家提醒:做矫正治疗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使牙齿的移动尽量接近生理状态,这也是做正崎治疗的疗程较长的缘故,但这样对口腔组织的健康有好处。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正畸治疗必须由正畸专科医师进行,一知半解就盲目给患者矫正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在这万面是有很多沉重教训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