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全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后必读

敬告服用核苷类似物的乙肝患者:慎重停药,长治久安。

发表者:明全 人已读

敬告服用核苷类似物的乙肝患者:慎重停药,长治久安。

在乙肝的诊治过程中,从事肝病的医生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乙肝患者停药后复发的人群,有的是患者认为HBV-DNA 已经转阴很长时间了,自我感觉良好,擅自停药,还有的是部分非专业医生没有很好把握停药指针建议患者停药的。大多数患者停药后只是复发,重新用药也就行了,可怕的是少数患者停药后,病毒反弹到峰值时病变迅速加剧,肝组织炎症坏死更加活跃和广泛,病情可能比治疗前更严重。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因肝脏贮备功能有限,一旦病变急性活动,可能发生肝衰竭,有的甚至丢掉性命。

其实,目前国内外的《乙肝指南》均显示停药是相当困难的。我国2015年新版《指南》提出,对于HBeAg阳性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也就是至少7年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HBeAg阴性患者:治疗达到HBsAg消失且HBVDNA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1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其实能够达到HBsAg消失的人群极少极少,所以停药对大多数人可以说遥不可及。肝硬化患者需终生服药。上述内容相比2010年的《指南》规定更加严格。

为什么核苷类药治疗,即使达到三终点(基本、满意、理想)多年还会复发呢?

因为核苷类药没有增强免疫作用,所以停药后的效果很不稳定。核苷类药直接清除复制病毒,血清中的HBV DNA很快降低到检不出的水平,从而使肝内炎症熄灭,肝功正常,病情恢复。但对肝细胞内的复制模板cccDNA并无作用,也不能直接影响病毒抗原。只是因为病毒复制水平很低,肝细胞内的cccDNA补充减少,才能影响病毒抗原合成,治疗的3-5年后,E抗原才能转换;而慢性感染的病毒S基因都与患者肝细胞的遗传基因有整合,残留表面抗原(“小三阳”)很难清除。经过漫长的年月,肝内病毒逐渐消耗,“小三阳”才能转阴。

如何选择核苷类药

核苷类药能快速清除血液中的复制病毒,但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却很少降低,这就决定了治疗的高度有限,但只能维持治疗,才能维持疗效,只有长治才能久安。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治疗。

长期治疗可能发生耐药,但一线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长效干扰素)的应用和治疗经验的累积,对耐药已不难防止。

过去曾经顾虑其影响生育,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已经在备孕和怀孕期间广泛应用,已经充分证明对胎儿安全。

老年人只要没有不良反应,能够接受长期服药。

年轻人对长期服药有心理忌讳,只要有干扰素适应症,建议首选干扰素治疗。

现在能“勇敢”停药的都是对核苷类药了解甚少的医生和患者,也确有人侥幸停药成功的,但盲目停药是有风险的。需要经过医生分析,并做精确的检查才能停药,然后在医生的密切观察下,需要多次定期复查。

所以在选择核苷类药抗病毒时医生患者双方都必须有长治久安的思想准备。

本文是明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