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康麒 人已读
有许多成功人士这么解读他们成功的动力:“小时候爷爷就说我聪明,将来一定能读大学,我就真的读了大学。”“有一次上课,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将来一定能成作家,我就这样成了作家。”这些现象其中暗藏一个心理学法则,那就是“罗森塔尔效应”——期待产生奇迹。
一个才能卓越的人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注意和期待,就可能会被埋没,平庸一生,而一个才能平庸的人如果被周围的人寄予厚望并频频鼓励,那么他有可能就会脱胎换骨,从而超越自己,创造奇迹。
适当的期望和关注,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的无穷力量,但是过高的期待和关注,对孩子那就是乌云压顶,会成为前进的阻力,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产生许多的问题。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竞争,让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子女教育的焦虑水平普遍较高,我们担心我们孩子的生长发育、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担心孩子的安全,还有一个平时嘴上不说,但是心底较劲的担心就是孩子的未来,纷纭杂乱的担心就会让我们产生与孩子当前状况不符的期待。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多少有自己自我认同的理想部分的投射,说白了,就是把自己一些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架在孩子的肩头。让我们来看看对孩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期待有哪些。
1期望过高摧毁孩子的自信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有所成就,为此,父母常常想尽各种方法来培养孩子,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替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好的班级。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适应这种家长选择的好学校好班级,他们在这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竞争环境里常常失败。一开始他们也会选择努力奋斗,只是他们与对手的实力相差悬殊,失败在所难免。经历一次次失败,体验不到任何成功的愉悦,使他们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这种习得性无助感会摧毁孩子的自信,让他们认为自己怎么努力也做不好。孩子会变得孤独、无助、沮丧、自卑、消沉,从此选择逃避,一蹶不振,最后连尝试的勇气都消失殆尽,甘愿自暴自弃。这就是厌学、逃学的根源。而往往期望值太高的父母都是不容孩子失败,不满孩子的作为,通常是用批评、打骂、唠叨、施压等行为来回应孩子的失败,从而使孩子变得更加无助、悲伤、抑郁,体验着长久的消极情绪,难以自拔,产生心理障碍。
2期望过高引发孩子的焦虑情绪
有焦虑情绪的孩子常常担心自己不能超越他人或被别人超越,因而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不安、不愉快的状态。这样的孩子通常以过超越别人获取成就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安全和快乐。然而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旦没达到内设的对比标准,对成绩的自我良好感觉就差,对自我的评价也就低,就不满意自己,无法原谅自己,从而引发焦虑情绪: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甚至引起生理上的疲劳、失眠、做恶梦等。而家长加给孩子的过高期望,对引发孩子的焦虑情绪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由于这类孩子总把自己放在与同学竞争的状态,对立的环境,如果没有超越过别人,就会对别人产生嫉妒,甚至会产生不希望别人好的仇视心理。
3无法满足父母的愿望产生内疚与自责
有一类孩子听话懂事、温顺乖巧,习惯于服从成人的命令,会把父母(外在)的期望和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期望和要求,把父母设定的标准自觉地当作自己行动的准则,按父母的标准来行事,希望成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这本来也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能力有限,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处处不容出错,追求完美,那就会导致孩子过于苛求自己,太过严格要求自己,自我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向自己施压,一旦孩子努力了也达不到自己定的目标时,就会产生因为成不了大人心中的好孩子的内疚感和自责心理,甚至形成强迫型人格障碍。
因此,父母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是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但并不是说父母要对孩子完全没有期待,而是根据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给预恰当的期望。很多事实都证明,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形成,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对自己的期待。由于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心理能量较弱,受暗示性较强,容易被大人的期待所左右。孩子很容易相信和接受别人的判断,外来的期待就内化成为自己对自己的预期和判断。而当一个人相信了自己是怎样的人,就很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这可以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例如,孩子们凑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议论:某科老师喜欢我,某科老师讨厌我……在这些孩子身上,很可能出现偏科的现象。通常,老师对学生寄予较高的期望,会使学生加倍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好成绩,反之亦然;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好,因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也高,反之亦然。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价值同样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天才”,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待,孩子愿意全力以赴地去改变自己。相反,如果父母天天挑剔孩子,总把缺点拿出来说,很容易在孩子心中产生一种感觉:我不是好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好不了了……
即便当孩子长大以后,仍未完全走出以往他人的期待所内化而成的对自己的期待,即使那并无多少事实依据。于是,曾被期许为前途远大的孩子,有较多机会真的成为发展良好的成年人,并且也对自己周围的人有较多正向的期许;而曾被视为不上进也不可能上进的孩子,则容易在他人的失望中学会对自己的放弃,在他人“我早就知道他不行”的摇头鄙夷中,较可能郁郁不得志,并且会用同样挑剔、不满、沮丧的眼光看待后来人。
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中,便有了“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无力和牢骚,有了振翅欲飞却难以相信自己会飞的迷茫,因为早期听到过太多的“这不可能”一类的预见。寻找到被负向期待、被否定的经历来源,也并不一定能解决今日的不甘和困惑,因为那负面期待早已融入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因为相信已久,而难以去除。
因此,父母恰当的期望与关注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