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鲁生
主治医师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五官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2126人已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简称BPPV)也叫耳石症。
这个名称就代表了这个病的特点,“良性”也就是预示着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阵发性”就是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位置性”就是说和体位的变化有关系;“眩晕”也就是天旋地转。“耳”是指内耳的前庭;“石”是指碳酸钙结晶,“症”就是指一系列症状,比如眩晕、恶心、眼震等。
通过这样讲,大家就对耳石症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我们从解剖学上讲一下耳石症发生的部位。
耳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其中内耳又分耳蜗和前庭,前庭又有半规管和椭圆囊、球囊。其中半规管负责角加速度、椭圆囊负责直线加速度。
晕了吗?下面讲一下生理。为什么会晕呢?
正常情况下,耳石应该粘附在椭圆囊的囊斑上,当一些因素(以后再讲)导致粘附不紧时,耳石就会脱落,进入内淋巴液中,随着头或身体位置的改变,这些脱落的颗粒撞击半规管的感受器造成眩晕等症状。
如何检查及治疗呢?
刚才讲到半规管有三个,且相互垂直,耳石进入不同的半规管,引发的眩晕方向以及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需要到专业的耳鼻喉科或者眩晕科就诊,以免复位方向错误,使耳石
从一个半规管进入另一个半规管,造成难治性耳石症。
本文是杨鲁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