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谁能给青光眼诊治带来希望

发表者:王怀洲 人已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王宁利 王怀洲 李 猛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干细胞技术、神经再生技术的进展促进了视神经修复研究,但是这些技术应用到青光眼临床上还需要一段漫长的道路。所幸光电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为青光眼的诊治带来了新的机会。

光电技术让早期诊断更早些

对于青光眼患者,当传统的视野检查发现异常时,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已经损失了40%。所以视野诊断的青光眼早期实际上并不是青光眼的早期。随着光电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被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眼科影响最大的就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OCT的工作原理与超声波类似。只是它使用的是光而不是超声波。OCT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最终获得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OCT的临床应用提高了早期青光眼的检出率。

最近的临床研究证实:在青光眼患者视野发生改变之前,他的眼底OCT已经出现了异常。OCT技术提高了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果我们能够将视野和OCT结合在一起,对青光眼疑似者或患者进行检测,就能够早期诊断青光眼,早期干预,延缓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进展。

对于已确诊的青光眼患者,传统的视野检查很难发现患者细微的病情进展,而最新的OCT能够在细胞水平检测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通过对神经节细胞改变的观察,更快发现青光眼患者的病情进展,从而积极调整治疗方案。

OCT技术除了应用于眼底,也可应用于眼前节组织,观察房水流出通道。最新的OCT能够在活体中显示Schlemm管,为我们了解Schlemm管的病理、生理及其参与青光眼发病的机制提供了手段,同时也为微创青光眼手术的研发提供了研究手段。

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眼压和颅内压

眼压是青光眼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24小时不停波动的。人们很难通过传统的眼压测量方式对其进行连续的实时测量。我们的iCOP研究提示颅内压也参与了青光眼的发病。传统的颅内压测量方法是有创的腰椎穿刺测量。但颅内压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停波动的,一次测量也难以反应其真实的颅内压情况。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其敏感度的提高、体积的微型化、材料的良好组织相容性及能耗的降低,使其能够进入临床应用。目前已经研发出能够植入眼内的实时测量眼压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植入硬脑膜下实时测量颅内压的压力传感器。这些压力传感器的发明及临床使用可以实时的观测患者眼压和颅内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激光技术微创治疗降低眼压

随着激光技术的进步和对激光生物学效应的进一步研究,越来越多的激光设备被应用于临床。在青光眼治疗中,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和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MLT)格外受欢迎。

SLT进行小梁成形术时,不产生小梁组织局部的热凝固损伤,而是通过选择性光热解作用产生生物学效应,使小梁网内皮细胞激活并分泌一些细胞活性因子,激活小梁网细胞再分化和诱导小梁网内的巨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从而重塑小梁网细胞外基质,降低房水外流阻力。不同于SLT的连续激光(100%占空比),MLT使用的是微脉冲激光(15%的占空比),它更加安全,不会对小梁网细胞产生损伤,具有与SLT相同的降眼压效果,并且能够最大化的降低激光后可能产生的眼压峰值。使用SLT或MLT代替药物作为初始治疗或者联合手术、药物作为附加治疗给部分患者带来的神奇的疗效。经过激光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眼压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能够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脑成像技术检测眼外神经损害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脑成像技术的进展,为我们研究神经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段。fMRI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方式,当大脑部分神经元兴奋时,该区域的血流也会相应的增加。fMRI通过检测大脑的局部血流改变,推测该部分脑区的神经元活性。

我们使用MRI和fMRI技术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了检查,发现青光眼患者的外侧漆状体和视皮层等上位神经结构和功能也有损伤,其损伤甚至早于眼部病变。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基于fMRI的新的青光眼上位神经元损害进展检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

互联网技术对青光眼诊疗模式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给各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客户带来了便捷。互联网技术将会对青光眼患者的诊断、治疗、随访提供便捷。

据了解,谷歌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家庭使用的视野检测方法,患者在家里通过手机下载APP,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视野的检测,并将检查结果上传到网上或自己的主诊医师。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的治疗和观察。目前的诊疗模式费时、费力,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时间负担。同时也加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通过互联网技术,患者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视力、眼压、视野等数据上传到网上,其主诊医生可通过网上的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并给予治疗建议,提高了医疗效率。

缓释材料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药物治疗是很多青光眼患者的第一选择。青光眼药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眼表损害。青光眼联合制剂的应用减少了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次数,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眼表损害。随着新型缓释材料的研发,已经可以将药物和缓释系统联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将缓释青光眼药物系统植入前房或玻璃体腔,通过这种治疗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药物还可以通过玻璃体腔作用于视神经,保护视神经,延缓视神经的损害。通过这种给药模式,一方面完全解决了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型材料的进步也加速了微创青光眼手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多个青光眼微创植入材料被发明、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小梁网引流装置(iStent)、脉络膜上腔引流器(Cypass)和Schlemm管支架(Hydrus)等。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授权。


本文是王怀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