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海鹏 三甲
王海鹏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骨科

为了每一例髋关节疾病的患友不再困扰-之髋臼发育不良篇

8361人已读

什么叫髋关节发育不良?

是髋部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1‰左右,男女孩比例约1:6,左侧多于右侧,双侧约占35%。该疾病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都有哪些表现?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育及脱位程度患儿临床表现及查体体征均有所变化。1岁以内患儿因未能下地行走,家长常难以发现,但通常可见到双侧臀纹不对称等。当年龄逐渐增大后,患儿出现行走迟缓、跛行(单侧髋脱位)或者摇摆步态即所谓“鸭步”(双侧髋脱位)、臀部宽扁、臀纹不对称(见下图)、腰部前突增大等临床表现与相应体征。通常骨盆正位片即可明确诊断(见下图)。

儿童时期无特殊临床表现的患者因髋关节发育过程中,脱位、发育不良程度较轻,往往未能及时发现,进入青少年及成人期则因髋关节骨骼发育趋于成熟,因解剖发育异常致髋关节应力异常增加,骨-软骨结构变化出现髋、膝部疼痛不适、股骨头坏死、步态异常等症状就诊而发现。

(图1.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外观畸形-臀纹不对称

(图2.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片,左侧脱位

(图3.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片,右侧发育不良并半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该病治疗根据不同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总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诊疗患儿痛苦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据我国小儿骨科医师的经验,2岁以内儿童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临床实践证实6个月龄患儿为非手术的最佳时期,非手术方案即佩戴Pavlik吊带挽具或蛙式位石膏支具稳定固定复位后的髋关节。2岁以上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闭合复位成功率逐渐下降,多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可选择于牵引数周后行髋臼、股骨近端截骨、软组织松解,同心圆复位恢复髋臼-股骨头正常匹配及生物力学关系。术后行髋人字石膏固定8-10周。术后定期随访,防止并发症发生。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绝大多数病例可选择保髋手术治疗,通过髋关节周围截骨、矫形手术改变髋关节异常解剖对应关系,重塑并恢复正常的髋关节生物-力学结构及功能,延缓、阻止髋关节进一步退变,从而避免最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诊疗病例资料:

病例1:女,1岁,双髋发育不良并脱位,行“双髋切开复位石膏外固定术”

术前X线片

术后X线片

术后3周佩戴儿童随身座椅




病例2. 女,22岁,右髋臼发育不良,行“右侧髋臼周围截骨矫形术”

术前X线片

术后X线片

术后3月下地负重,髋关节功能

友情提示髋关节保护领域治疗相关疾病包括: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撞击症、髋关节周围创伤、髋关节骨性关节炎perthes病,骨骺滑脱等。


王海鹏
王海鹏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