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得了深静脉血栓怎么办?

发表者:李世征 人已读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关“深静脉血栓”这个疾病咨询越来越多,多数病人和家属左右为难,求亲属找专家,上百度、搜狐,最后也不知听谁的,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近年发病率越来越高,好发于下肢,通俗的讲是下肢深部静脉血管内长血栓了,而静脉是把周身毛细血管消耗掉氧气的血重新送回肺部动脉进行充氧,再送到心脏泵到周身动脉。下肢深静脉是静脉血回流到肺部动脉的主干道,如果它堵了,血液回流明显受阻,就回渗到组织间隙,引起下肢突然肿胀(多为单侧肢体)、皮色发暗、浅表静脉代偿性扩张等一系列症状。因为国内病人看病多不重视肿胀,尤其是非严重性肿胀,初起往往不重视,拖了几天,不好,就诊当地诊所或小医院,这些医院对血管外科疾病认识不够,容易失治误治,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为血栓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形成静脉血栓有哪些原因:常见的有手术、外伤、卧床、旅行久坐、肿瘤、免疫系统、及静脉曲张或炎性病变,当然,高血糖、高血脂、口服某些药物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两大危害:1.血栓脱落漂移至肺部动脉,大块的可引起猝死,抢救成活率不高;2.血栓后期,静脉回流受阻不能改善,肢体出现肿胀、沉重、变色、浅静脉曲张,甚至溃烂,长期折磨,病人痛苦不堪。

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办:确诊后,急性期建议到有血管外科的专科医院积极治疗,争取溶解已经形成血栓,控制血栓蔓延,更主要的是防止其脱落;病情稳定出院后建议规范的治疗养护一段时间,让血栓逐渐缩小,侧枝循环逐渐建立,大约1-1年半(要坚持哟)。

大夫让我下滤器(网),我该怎办:静脉滤器是一个金属的网,放置在下腔静脉(平腹部肚脐位置的主干大静脉)中,是下肢血栓脱落后漂流至肺部动脉的必经之路,如果有大块的话,就被捕捉到了。但是谁的能脱落,谁的不能脱落,医生也无法准确判断,所以只能告诉你急性期都存在脱落风险。但是血管专科对滤器的放置越来越谨慎,必经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与并发症,而且还是个异物,对患者来说可能既花钱又遭罪。但是国内、国际指南对一些高风险的病人形成了共识,建议放置滤器。直接上条款:

绝对适应症:1.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或下腔、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①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②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③充分的抗凝治疗后仍复发肺动脉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2.肺动脉栓塞,同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3.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或大量血栓。4.诊断为易栓症且反复发生肺动脉栓塞者。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欲行经导管溶栓和血栓清除者。

相对适应证:主要为预防性滤器置入,选择需谨慎。1.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①闭合性颅脑损伤;②脊髓损伤;③下肢多发性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等。2.临界性心肺功能储备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4.高危险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5.高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

如何吃西药:急性期住院2周左右根据病情即可出院,但烦恼刚刚开始,西医专科医生会建议你口服抗凝药,目前常用两种,一种是华法林钠片,很便宜,起效慢,但初起需频繁抽血化验,争取达到良好的抗凝指标,受饮食和药物影响较大,出血风险较高,但调好了效果也不错(目前大医院大夫基本不会主动推荐)。另一种是利伐沙班片(拜瑞妥),起效快,出血风险小,无需监测凝血指标,但比较贵。一般根据不同病情,需要口服3个月至1年。还有一类药是改善静脉回流的,如威利坦缓释片、迈之灵等。

中药疗效独特:单用中药即可取效,短期配合西药效果更佳,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花费,上千例病人的治疗证明,中医中药的个体化治疗,无论是在急性期,稳定血栓,还是溶解血栓,疗效肯定;慢性期在促进血管再通,改善静脉功能,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方面优势明显,明显减少了血栓后期综合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饮食:急性期:饮食清淡,心情放松,保持二便通畅,患肢抬高,避免挤压按摩及热疗;慢性期:适当运动,安心调气,马步功。

以上为个人见解,希望对患友有所帮助,祝早日康复,如有疑问,欢迎指正!

本文系李世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世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