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坚伟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中老年女性子宫脱垂和尿失禁的诊治

发表者:吕坚伟 人已读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UI)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和混合型尿失禁(MUI)。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等)时发生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状态。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等。

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妊娠、分娩:妊娠过程逐渐增大的子宫会对盆底的支撑结构(包括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产生牵拉并削弱其支撑力量,经阴道分娩过程特别是使用了产钳或胎吸的难产也会使盆底组织受过度牵拉而损伤。产后若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也会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

②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频繁举重、腹型肥胖等都会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③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盆底支持结构的萎缩,也会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有:盆底肌锻炼法(PFME),又称为Kegel运动。方法为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5-10秒,然后放松5-10秒。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需兼顾强度、持续时间和重复性。采用Kegal训练法可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减少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不仅可用于轻度盆底器官障碍的治疗,也可有效预防盆底器官障碍,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易行,适合广泛女性采用,该项训练贵在坚持。

若有条件,可到医院进行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治疗,可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它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和纠正。

盆底肌肉电刺激 电刺激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电刺激是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通过神经回路进一步增强括约肌收缩,加强控尿和储尿能力。电刺激治疗是手术后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积极手段,能被动锻炼肌力,预防肌肉萎缩,使神经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还有子宫托治疗,用子宫托之前前应先到医院妇产科作检查,排除上托禁忌症如严重脱垂、阴道炎症、可疑恶性病变等。

手术途径包括经阴道、经腹及腹腔镜等,目前一般采用阴式或联合腹腔镜的微创方法,经腹已少用。传统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有一定的复发率。近年来随着盆底“整体理论”的提出和认识,在盆底功能修复和重建上亦有了新的观念,目前手术已向解剖的维持或缺陷修补、结构重建及替代物的应用等微创方面发展,用网片完成的各种悬吊及全盆底重建术疗效肯定。手术需要专科医师以盆腔前、中、后划分单位,充分术前论证,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前盆腔重建术包括经阴道旁重建术、加用补片的阴道前壁修补术,加用补片的修补术较较单纯的修补术治愈率高,术后复发率小,但存在网片侵蚀和术后疼痛的风险。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和TVT术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成功率约90%。中盆腔重建术包括骶骨阴道固定术:该手术主要利用修剪成“Y”形的自身筋膜或合成的聚丙烯补片,分别缝于阴道顶端的前后壁,另一头缝于骶骨1或骶骨2的前纵韧带。腹腔镜下手术更容易分离暴露阴道直肠隔、直肠旁间隙及盆底的肛提肌。是目前治疗阴道穹窿脱垂最有效的术式。meta分析也显示出其主观治愈率为80% 左右,客观治愈率为85% 一97.7% 。另有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骶棘韧带固定术:后者适用于子宫脱垂同时伴主、骶骨韧带松弛患者,具有微创、维持阴道的正常解剖轴向、保留阴道功能、恢复满意的性生活以及总的治愈率约为80%等优点,不植入网片等异物,避免了异物侵蚀的副作用,近期疗效显著。还有阴道封闭术:阴道封闭术适用于年老体弱合并较多内科疾病、无性生活要求的老年妇女,符合简单、安全、有效、经济、恢复快、不复发的要求。后盆腔重建术:后盆腔缺陷主要表现为会阴体组织的缺陷和直肠膨出,手术方式有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加用网片的阴道后壁修补术,同样加网片的手术会使得手术成功率增加。当然以上手术方式也不是单一采用,具体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再定,比如对于前中后盆腔均脱垂的患者,全盆底修补是较理想的选择。尿失禁需进行尿动力检查,了解尿失禁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决定具体治疗方法。压力性尿失禁轻者可以提肛锻炼和生物反馈点刺激治疗,症状明显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本文是吕坚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