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博 三甲
李博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

年夜饭剩多了,到底吃不吃?

6725人已读

逢年过节全家团圆,老人们经常会准备各式各样好吃的为儿女解馋,儿女们也为表达孝心带回五花八门的保健品,但看似其乐融融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隐患。



老年人是“剩饭”和“保健品”的受害者


这不,前几天上班路上,我接到了姑姑的短信:朋友送的保健品去年10月过期了,现在还能吃吗?看了这条短信,我这一天上班的心情都不太好。

我发现,中国千千万万的老年人都有两个主要的健康误区。一个是怕浪费,比如过期食品、过期药舍不得扔,觉得还没坏,还能吃;还有就是做饭怕不够吃,每次都多做,但又不想浪费粮食,所以总吃剩饭。

另一个是相信和夸大保健品的作用。我姑姑呢,就是这两大健康误区汇集于一身的典型代表。


怕浪费而吃剩饭,没成想损害了健康


咱 们先来说说“剩饭”文化。时代会在每个人身上打下烙印,我们的父母一辈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贫穷,他们挨过饿,受过冻,他们“穷怕了,也饿怕了”。挨过饿的 人生怕再挨饿,所以每顿饭都要“过剩”才能满足,同时他们不能忍受把剩饭倒掉,于是总有人像我姑姑一样,在默默地吃着剩饭。

现代疾病,营养不良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营养过剩的疾病,所以,少吃一些,才是不浪费,才是对身体的负责。反复热的菜,早就没有营养了,吃进去,胃肠还需要消化,相当于机器在空转,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而且剩饭菜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硫酸钾、硫氢氨钠等有害物质,会损害人体消化系统。导致胃酸、胃涨、头晕,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恶心腹泻等中毒现象。


为健康吃保健品,然并卵更是浪费


下面咱们再来说说“保健品文化”。很多保健品,都使用了诸如化学提取等工艺技术,这本身就对食物或药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想要得到健康,绝不在于食用包装精美的保健品,以及莫须有的补品。能真正起到保健作用的,就是自然天赐的食物、平和的内心,以及适度的运动。

现在的虚假医疗广告和药品广告特别多,其中大多把保健品说得天花乱坠。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很多人感觉自己身体疲惫,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些虚假的广告也激发起他们的购买欲望,想通过服用各类补品滋补身体。

西洋参、红参膏、灵芝孢子粉都是热门的滋补品,还有人热衷于煲各种滋补汤喝。这样进补,不但不能找回健康,反而常常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负担。


最好的补品是“一日三餐”


虽说民间有很多误区,但同时也有大智慧,人们常说的“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过年还是过节,大家都不要忽视。

● 早餐吃好: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很多重要的工作都要在上午进行,大脑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早上一定要吃好。大脑消耗的是葡萄糖,小麦、谷类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分解为葡萄糖后,会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早餐60%-70%应该是碳水化合物。

比较推荐的早餐是以主食面包为主,搭配煎鸡蛋或小杯牛奶。这样的早餐最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而我们传统的早餐,比如油条、焦圈、炒肝等,都是非常不健康的。油条这类油炸食品是典型的“垃圾食品”,热量高容易发胖,反复利用的油还可能致癌。

● 午餐吃饱:午餐的讲究没那么多,只要蔬果、肉类、粗细营养搭配合理,吃饱即可。

● 晚餐吃少:应该遵循“四少”,即少盐少油少脂肪少辣的四项基本原则。不要忽视每一餐饭,日积月累,影响深远。保护健康,预防疾病,就要防微杜渐,小事不可小视。

如果能做到这“晚餐四少”,就代表着我们离高血压、高血脂、胃食管反流和痔疮等一系列病症都远了很多。

同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口味重、肥甘厚味(是指油腻、精细的食物)是生湿生寒的原因,反其道而行,则是避免脾胃内伤而生湿的关键。所以吃饭,宁可小清新,不要重口味。

科普保卫战,任重而道远。而对于保“胃”战,我将不遗余力地用事实讲述医生知道的真理。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36985.html

本文系李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博
李博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