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_好大夫在线

医学科普

脑胶质瘤简介

发表者:赵明 人已读

恶性脑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一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6﹪。其发病率为3-10 / 10 万,是中青年因病逝世的第3位疾病,而在儿童则跃居第2位。但是,相对于人类其他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后的预后,恶性脑胶质瘤总体上是明显滞后于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恶性肿瘤,近30年在治疗技术方面,仍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患者生存期也没有明显的提高,疗效仍维持在单纯手术后平均生存期 8 个月,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仅 11 个月,中位生存期最长不超过 2 年(1996年第三届国际肿瘤控制大会资料和2003年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y的报道)。

在世界范围内,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方法至今仍然沿用肿瘤切除后辅助的经颅全脑放疗和经静脉/口服化疗,即传统的综合治疗。

(1)手术切除肿瘤:现行的外科手术设备和技术,对在脑内呈浸润性生长形式的瘤体无法达到细胞学的“全切除”。手术切除术后反而术后会激活残余瘤区和亚临床区处于G0期的瘤细胞迅速进入增殖期,形成肿瘤复发和恶性程度升级。

(2)术后辅助的经颅放疗:因为脑组织放射耐受剂量约为 60 Gy,放疗医师只得将放射总剂量控制在60 Gy。而放射剂量达73-80 Gy,才能对瘤细胞形成有效杀伤,术后辅助的经颅放疗在临床应用中,就形成了理论无效、实际微效的尴尬现实。术后放疗的真实疗效是放射离子刺激了瘤区脑血管床的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增生,闭塞了瘤区微血管床,减少了残余的瘤细胞的血供,减缓了瘤细胞的增殖周期。

(3)术后辅助的化疗:影响化疗因素之一,经静脉或口服给药后,进入全脑的药物剂量仅为给药总剂量的 20% ,又在脑血管床内经3套4根脑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椎 - 基底动脉)分流后,能够达到瘤区局部的药物浓度更低,不可能在瘤区形成有效的杀瘤或抑瘤浓度。影响化疗因素之二,术后瘤细胞的增殖基地 - 亚临床区中相对完善的血脑屏障,限制了化疗药物通透血脑屏障屏障,削弱了进入脑组织中杀伤瘤细胞的疗效。

脑胶质瘤疗效差的因素除了上述的传统综合治疗的局限性之外,又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由于瘤细胞在脑组织中呈浸润性生长,脑胶质瘤的浸润性和术中对脑组织、脑功能保护的原则,使外科手术根本无法实现对肿瘤的有效切除,因此,残瘤细胞常在原位或邻近的亚临床区形成术后迅速低分化增殖复发,是胶质瘤患者疗效不佳、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另外,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膜具有的弱免疫源性特性,瘤体中的瘤细胞株的多异质性也明显地限制了近年来已成熟的免疫治疗技术的应用。这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使胶质瘤成为人类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的严峻课题。

脑胶质瘤非常重要的另一生物学非常重要特性是瘤细胞增殖以人类恶性肿瘤少有的“终位性”生长的方式进行的,即瘤细胞仅在脑组织中瘤原位或邻近的亚临床区增殖,极少在脑内播散、种植,罕见发生脑外其它器官和组织转移。依据脑胶质瘤这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作者提出了“终位性肿瘤应该局部治疗”的新概念

本文是赵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