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治疗误区
例一:徐XX,女.70岁 因"反复胸闷气短二年,加重一月余"为主诉就诊.曾多次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而呼救"120"急救且住院治疗,出院后并未系统服药巩固治疗.
既往:发现高血压病史二年余,未系统坚持服降压药.
查体:BP:160/90mmHg,HR;9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浮肿.中医查体:症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周身乏力,排便费力,便秘.舌质淡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
心电图:II III AVF导联ST下移0.1MV.心脏彩超:心肌肥厚,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钙化伴反流,心脏顺应性下降,EF:55%.
综上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功能III级
中医诊断:胸痹 气血亏虚兼血瘀
治疗上西医方面给予降压 ,纠正心衰,防止心脑血管梗死.福辛普利10毫克日一次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47.5毫克日一次口服,阿司匹林100毫克日一次口服.安体舒通20毫克日一次口服.
中医方面: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治疗.黄芪25 党参15 白术15 茯苓12 炙甘草6 当归10 川芎15 赤勺12 熟地15 葛根12
上述治疗已经近三个月,患者血压130/75mmHg,心率70次/分再未急诊住院.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周身乏力,排便费力,便秘均改善.
患者治病误区:1不了解高血压病是终生性疾病,需终生服药,只有血压正常才能减轻心脏负担,才能防止心血管并发症,一味强调住院注射药物治疗而忽视口服药的长期维持,最终造成反复住院,病情不稳定.
2有些患者口服用药病情平稳后擅自停药,造成病情恶化,或者听从一些广告宣传,而停用具有临床确切疗效的药物最终病情复发.
医生治病误区:1不仅要对住院的病人进行积极救治,还要指导患者出院后的用药,这样才能巩固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次数,为患者省去昂贵的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的痛苦.
2若有能力可帮助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药调节患者的体质,使患者阴阳平衡,气血通畅,正气恢复.达到延年益寿。
本文是王金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