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泽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知识普及

糖尿病的中医认识

发表者:张英泽 人已读

糖尿病是个常见病,但是也是中西医治疗分歧最大的病种之一。不一样的观点主导不一样的治疗方向,导致不一样的治疗结果。西医强调一味降糖治疗,须终身服药。中医呢?降血糖能治疗糖尿病吗?血糖高尿糖高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糖尿病与中医的哪些脏腑功能息息相关?为什么中医把糖尿病当脾胃消化系统疾病来治疗?为什么不一样的体质治疗方法不一?……有理有法有真相,慢慢品味吧……

一、晓正邪,明阴阳,扶正气为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的正能量。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有了气,有了热量,才有了生命;一摸凉了,没热气了,就是死了:这也是通常的一种说法。所以人体的正能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热能,这个热能叫阳气;另一种是叫气,这个气中医通常把它分为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等。

人体正能量最怕的是什么东西?是它们相克的一面,叫邪气、病气。邪气有哪些?大家都知道六淫致病,那我们就简单陈述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谈谈“风”。“风善行数变”,风可以把气吹散,这是一个表象。它专门损害人体的正气,外邪推动,人体机能就会减退,抵抗力自然会下降。再之我们讲“寒”,阴寒之邪专克热性,热能最怕阴寒,它主要损害人体的阳气,脏器的温煦机能就会失去平衡,整个消化系统会发生障碍,摄入的一些营养物质就会难以吸收,体能必然下降,可诱发各种疾病,当然糖尿病也不离其宗。第三个这个“湿”,“重浊无形”,粘腻,胶着、阻碍气机,损伤阳气,绵缠留着在脾脏里,使脾脏有潜力却没法执行其功能,所以其病变不易治。

我们回过头来说说阳气。人的阳气是生命之本,大自然里,若阳气盛,则草木茂盛,阳气衰,则草木凋零。年过不惑或多病体衰的人,就更需要调养。协调阴津精血再生比较容易,阳气损耗却难以恢复。助阳则阳生阴长,精血自然充沛;反之,阳气衰微,气也容易消亡。消渴这个问题,临床上很多人认为阴虚燥热为标为假象,阳虚为本为根,我也认同这个概念。

正所谓“肾气盛则延寿,肾气衰则寿夭”,更何况一见口渴就投滋阴之品,以阴抑阳。阴阳隔绝,上热下寒,产生寒热交错,必然导致阳衰,引起寒凝难以消除。另滋阴之品最容易碍脾胃。

再说气。气也是人体的生命之本,人没有气就死了。对于正气衰内引起的疾病,就靠卫气产生抵抗力。避生冷以扶卫气,禁房事以扶肾气,戒沐浴以扶肝气。糖尿病病人大多是气虚之证,通常会出现如四肢乏力、不耐疲劳、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从舌象来看比较淡,舌苔比较滑腻,有的甚至还有齿痕,脉多半都较沉细或无力。气虚就会产生病变。

因而在治疗上要审其寒热真伪,辨别其虚实之性,以扶正气为纲要。

二、降血糖能治疗糖尿病吗?

说说糖尿病与肾功能以及这里的一个矛盾。

肾功能失常,不能正常收敛封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会随小便流失,导致整体虚弱,引起消耗性疾病。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眼底出血、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心慌、心烦不畅,大汗、腰疼、全身无力、身痒、四肢麻木、睡眠不好、消瘦等。出现这些症状本应多增加营养(此处关于“营养”我们后面细说),但多吃会让人觉得血糖会升高。可单独降血糖、忌口、控制饮食,长期缺乏营养,抵抗力就更差,胃肠功能就衰弱,食物不能转化为新鲜血液,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殃及其它脏腑病变,必定不利。所以这里就有个矛盾,很多患者甚至医生都很头痛这一点。

药物在人体内脏系统作用下才能起到降糖的效果,单独用西药,包括胰岛素,不是说不能降血糖,而是就算血糖降下来了也没有用。药力过了血糖就会回升,只能加量或者换药,若过一段时间还是不能降血糖,就只能采取其他更厉害的手段,如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胰岛素。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降血糖等于没有治疗,又会损伤肝肾,这样的方法永远都治不好糖尿病。我们必须要改变这个观念,正确采取中医行之有效的措施,综合调理,才可以真正恢复健康。

三、重新认识糖尿病

那我们就重新认识一下糖尿病。目前医疗领域中,中医还是西医,都各执一词。大部分中医认为糖尿病就是古代医学所说的“消渴证”,以阴虚燥热为主,过食肥甘等为患,临床用滋阴之品清热养阴,或者健脾益气等来达到治疗作用。但临床效果不尽人意。西医认为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胰岛分泌功能障碍,胰岛素拮抗或者不足引起的高血糖一系列症状,临床以降糖为主,用降血糖的药物或者胰岛素来达到治疗作用。这样糖尿病患者可能要终身服药,甚至药越吃越多,身体状态越来越差,情景亦不容乐观。

两者的现状我们已经分析了,都不乐观。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跳出这个圈子,好好地分析糖尿病到底是什么病?

首先,糖是什么?

糖是一种精微的能量物质,是人体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如果人体内葡萄糖均衡,身体就强壮有力,精神充沛。

糖的来源是什么?

体内的葡萄糖来源是后天摄入的食物(脂肪类、蛋白质类),经过脏腑功能的分解、再整合转化为葡萄糖,有的可直接利用;有的就转化到肝脏以肝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内,等饥饿时肝糖原就会从肝脏分泌,解决饥饿状态;有的就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在脏腑功能需要时,脂肪又会转化成葡萄糖再次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是由脏腑机能的吸收、转化、分解,再经过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能量的供给,维持生命活动的。

血糖高了是怎么回事?

葡萄糖摄入后,若消化功能或肝脏机能发生障碍难以吸收、转化、分解,糖分子颗粒就会增大,没办法进入细胞,便滞留在血液中,导致血糖超标,就产生了糖尿病生化检测时的高血糖。

尿糖高了是怎么回事?

由于肾脏的重吸收功能受到损害,部分糖只能从尿中流失,从而引起尿糖试验阳性。也会有口渴的感觉,但是血糖正常。这种情况多见于慢性肾炎,还有肾病综合征。

四、糖尿病其实就是消化系统疾病

这种由消化系统障碍引起的一系列功能性疾病以及临床症状,我们在临证时要注意放弃降糖一说,准确诊断病机,对证下药,病退了血糖自然下降,疗效也比较显著。所以我个人认为糖尿病其实就是消化系统疾病,葡萄糖长时间未得到有效转换,或者未用正确方法处理,是一种葡萄糖能量缺乏症。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物质赖以后天食物摄入中的葡萄糖和微量元素,五脏六腑的热能不足或者说消化系统出现功能性障碍,摄入食物中的葡萄糖和微量元素难以吸收或消化,能量就流失或滞留在血液之中,使各个脏腑功能因得不到葡萄糖能量的供给而失常,由此引发疾病。

举个例子,糖尿病烂足,若采取把气补足的法则,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比如说外用的葡萄糖粉或者棉花糖,单糖或多糖类食物都行,如果有甜叶菊植物的新鲜叶捣烂敷在外面也可以。通常我就用煅熟的石膏和棉糖或者是葡萄糖粉分配好比例装瓶,用时可随时拿给患者,洒在伤口上或敷在上面,轻者一天换一次,严重者一天换两次,很快就能愈合。什么药都不用,只用糖敷在上面,很快得到能量的供给,它就能愈合。由此,充分证明脾和胰脏喜欢甘甜的食物。都知道脾主四肢、脾主运化,当机体完全缺乏葡萄糖能量时,脾脏和胰脏都处于饥饿状态,没有能力推动气血和能量的运行,更加没有办法推送给四肢末端以营养,导致糖尿病烂足不得而愈。我认为原理就在这里。

五、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一、阴盛阳虚,阴气寒气太过,摄入的食物如葡萄糖食物,它的微量元素都不能溶解到最小的糖颗粒分子。热能不足,则体内的细胞得不到营养,导致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最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更不用说糖尿病了。

举个例子,取两个杯子,杯子里有等量的水和等量的糖,一杯是热水,一杯是凉水,热水代表健康人群,凉水或者常温的水则代表糖尿病患者。热水中的葡萄糖马上能得到高度地溶解,看不到沉淀物或仅有少量的沉淀物,溶解的糖分子颗粒很小,便于细胞的吸收。而温水杯子里的葡萄糖也能够溶解,溶解的糖分子颗粒相对来讲大于热水中的颗粒,可以看到大量的葡萄糖沉淀物,不便于细胞吸收。就像沉淀在体内血液里,肯定会引起血糖升高。试验表明:寒性体质者通常消化功能失常,使摄入体内的葡萄糖难以再度溶解,更不利于细胞的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必然就会超标,形成高血糖。

二、湿困脾土。脾脏和胰脏是两个孪生兄弟,生理功能基本上相近,也有相同的特性,喜温燥,喜甘甜,最怕湿浊。但是两者之间的分工是不同的,脾统摄血液,为血液生化之源;胰脏统摄津液,为津液生化之源。胰脏具有协调阴阳,自我调节血糖平衡的能力,主要由胆汁和小肠共同参与协助完成消化工作。正常的工作时间是凌晨三点到下午的四五点,工作强度集中在早上的七点到九点,其余时间都处于休息状态。所以嗜好吃夜宵的人群的脾脏、胰脏功能负荷太过,最容易患糖尿病。况且湿浊是六淫的病理产物之一,喜欢粘滞于胰脏和脾脏,油性食物如油炸食品最容易产生湿浊。

当脾脏或者胰脏处于亏虚状态,或者负荷太过,或者消化系统功能失常时,未能化除体内湿浊,湿浊粘滞在胰脏上,久而久之形成包膜,为湿浊所束缚无法行驶它的权力,就丧失了统摄津液、协调固阳和调节血糖平衡的功能,发生糖尿病。

三、肝脾不和。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恒定的重要器官,具有储备肝糖原的能量代谢功能。如果肝脏的储存功能失常,便不能接受脾脏输送肝糖原进行储存的指令,从而降低抵抗力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一般中医临床协调肝脾不和常用辛开苦降之法,很多药物的组合,最简单的比如黄连、吴茱萸,再比如附子与大黄,肉桂与黄连等。

四、营养过剩或者能量消耗过度。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长期食入精制食品和大量的精糖,可促进体内微量元素的排泄,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导致胰腺功能障碍形成糖尿病。09年有一位患病六年的糖尿病患者,她天天忙于工作,饮食方面不注意,饿了还在干活,刚开始没问题,因为肝脏可以分解一些肝糖原消除她的饥饿感,随后慢慢形成习惯,长期这样以后出现了一次低血糖。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会持续升高来平衡身体状态。胰高血糖素持续分泌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或者饥饿减肥等造成重度能量消耗,导致胰脏功能严重受损,消化功能失常,血糖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引起血糖升高,发生糖尿病。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营养过剩问题;二是怎么处理消耗过度。

五、阴邪耗损。阴邪耗损,刺激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刺激生长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兴奋,造成消化功能受累,久而久之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引起习惯性的便秘,引发高血糖。长期熬夜、情志忧郁、工作压力高、酗酒、性生活过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阴邪耗损。

六、区别高血糖、尿糖

高血糖并不等同于糖尿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血糖超标,而且临床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或者症候群,从根本上来说它并不是糖尿病。尿糖是高血糖的并发症,临近消渴病的状态,“三多一少”是临床诊断依据。

七、从体质看糖尿病及其辨证论治

高血糖并不等同于糖尿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血糖超标,而且临床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或者症候群,从根本上来说它并不是糖尿病。尿糖是高血糖的并发症,临近消渴病的状态,“三多一少”是临床诊断依据。

第一,阳明体质的人

就像关羽平素身体强壮,能吃能睡能干,但老是出现便秘症状,便秘会导致阴邪耗损。所以这样的患者患病时容易表现为阳明系统的症状及病变,多饮、多食、大便难解,进一步发生糖尿病的肠胃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肾病等。通常的临床表现有增液承气汤证、黄连泻心汤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升降散证等。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去思考阳明体质的人患糖尿病怎么用药选药,或者选择治疗法则。

第二,少阴体质的人

比如诸葛亮,平素体质虚弱,体型较瘦长,善思考,通常容易失眠。这类患者患病就容易表现为少阴系统病变的症状,如心烦、失眠、小便异常、心功能障碍等,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是心脏病、肾病、阳痿等病变。多半是八味地黄汤证、肾气丸证、真武汤证等。

第三,少阳体质的人

比如林黛玉,平素体质虚弱,性格内向比较忧郁,多愁善感。容易患少阳系统疾病:情志抑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小柴胡汤证,进一步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实只要是少阳体质之人,高血糖出现并发症如飞蚊症、视物模糊等眼疾,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或者是加味逍遥散、四逆散等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厥阴体质的人

像张飞,平素性情急躁,容易生气,不善于控制情绪,属于“狂者”。这种患者患病时容易表现为厥阴系统病变:急躁易怒、头晕头痛、甚者呕吐血,或者有的人容易一吃饭就拉肚子,易并发高血压,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出现视物模糊,糖尿病的心脑系统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有建瓴汤证、地黄丸证、白术芍药散证等。

第五,太阴体质的人

太阴体质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太阴气虚,一个是太阴阳虚,一个是太阴湿阻。太阴气虚则人体体质虚弱,体力不足,进食生冷食物或油腻之品容易发生腹泻,发病容易表现为腹胀、腹痛、胀痛、呕吐、腹泻等。太阴阳虚则平素怕寒、四肢不温,常腹满冷痛、呕吐拉稀等。太阴湿阻,明显的特征是体型虚胖,发病通常表现为头痛、肢体沉重、脘腹胀满、口中黏腻,大便不爽,大便粘腻以致马桶冲不干净,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常见周围神经病变。可出现参苓白术散证、人参汤证、平胃散证等。有些人会问了,怎么没有太阳体质之人呢?因为太阳体质的人体质很强健,患病以后很快就能治愈,吃一点药就能康复,所以这种体质的人不容易患糖尿病。

不同体质的人患糖尿病后会出现不同系统病变的证候,进一步发生并发症也各有特点。体质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础,正因为有这种体质才患上这种病,正因为患上这种病才表现出这种症状。辨别体质是辩证辨病的基础,辨病是与辨证紧密联系的环节,辩证是决定用药、方药的关键。这种辩证方法统称为辨体质、辨病、辩证三位一体的辩证模式,注重的还是辨体质。首先看这个人的体质就知道什么问题,体现了治病求本,重视辨病,就是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重视辨方、辩证,强调有是证用是方,用药针对性强,能够突破、突出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临床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常可取得很满意的疗效。用药时主张在治疗原则上只要找到一两味药,或者三五味药去解决厥阴体质之人所患糖尿病的关键所在即可,不要太复杂、太繁琐,而是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本文是张英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