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全面备孕看这里

发表者:陈慧英 人已读

全面备孕,看这里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夫妇到医院前来咨询,想要孕育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宝宝。那么对于这些强烈盼孕的准爸准妈来说,孕前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提醒准爸爸准妈妈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准备。

· 培养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多样化,营养丰富

怀孕前好的饮食习惯是孕育健康宝宝的关键。孕前3个月,准爸准妈均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加强合理营养,多吃一些对调养身体有益的食物,如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为受孕做好营养储备。

· 提前三个月补充叶酸

叶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它对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孕早期叶酸的缺乏可导致胎儿出现神经管畸形。建议计划妊娠的夫妇从孕前三个月开始每天摄取含0.4毫克叶酸的多元维生素,并持续至怀孕后3月。一般除饮食外,每天的叶酸补充量不宜超过1毫克。对于高危人群(如癫痫症、糖尿病、过度肥胖、有神经管畸形家族史),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叶酸。

除了口服叶酸片,您也可以从禽蛋、动物肝脏、坚果类、豆类及豆制品、叶菜类(花菜、菠菜、香菜)等食物中获取叶酸。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锻炼

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同时定期锻炼增强体质,可进行晨起慢跑,晚间散步等运动,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另外,在准备怀孕前最忌抽烟喝酒,烟酒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不仅引发性功能障碍,降低生育力能,影响到受孕的成功率,影响受精卵及胚胎的质量,还对日后宝宝的健康发育有影响。因此,准备怀孕前注意事项之一就是在受孕前3个月就戒烟戒酒。

·受孕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女性精神压力大、心情紧张焦虑也会影响到体内的内分泌状态,从而影响正常的排卵,降低受孕的成功率。所以准妈妈们最好能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这样会更有助于孕育健康的宝宝。

·和避孕说拜拜

如果您是利用避孕药、避孕贴片或是节育环避孕,最好能够在停药后至少出现一次正常的月经周期后再准备怀孕。如果您使用的是激素注射避孕法,那么即使是停止注射后月经能够提前恢复,也建议您再等上一年,再次正常排卵后备孕为好。

· 针对性的孕前检查

孕前检查是为了实现优生优育,它不同于普通的身体检查,更有针对性,通过检查可减少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几率。如果您是一位高龄女性或者有过流产史,更不可忽略这个环节。孕前检查通常在准备怀孕前3~6个月进行。

孕前检查千万别忽视以下几项特殊的体检:

1.生殖系统检查

主要是检查是否患有妇科疾病,包括常规的妇科检查,B超检查,妇科内分泌检查,白带常规检查,支原体、衣原体检查,淋病、梅毒、艾滋病检查,最好是再做一个简单的子宫颈刮片检查。

2.乳房检查

检查的最佳时机是月经结束后,主要是了解有无乳腺疾患,以便做到及早治疗,为哺乳期作好准备,并及早发现一些影响女性健康的疾患。

3.优生检查及免疫性抗体的检查

所谓优生检查是指对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影响优生的病毒进行抗体检测。这些病毒都有可能会导致宫内感染,造成胎儿畸形或功能缺陷。如果在感染期怀孕或早孕期感染,将对胚胎造成很大的影响,往往直接导致流产的发生。并且,在怀孕前做优生检查,其结果亦有助于判断以后是否有孕期宫内感染。对于喜爱小动物的准妈妈来说,如果家里养有宠物,最好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每次抚摸完记得洗手,和宠物保持安全距离,最好带宠物检查一下弓形虫。

免疫性抗体的检查可以排除免疫性不孕症,主要包含有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子抗体。

4.口腔检查

孕前不保护好牙齿,孕期可能会深受其害。孕期体内激素变化,会使牙龈更为脆弱,很容易出现肿胀、出血和疼痛等状况,而此时用药对胎儿有影响,治疗很棘手,最终受苦的是还是孕妈妈和宝宝。因此孕前6个月内到口腔科做一次彻底的口腔检查和必要的治疗,并接受口腔大夫的健康指导,很有必要。

5.染色体和血型

对于家族中有某种遗传病史、流产史及新生儿溶血史的夫妇,非常有必要做此项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染色体疾病及夫妇血型不合的现象。

6.一些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四项、血沉、乙肝标志物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尿常规、心脏超声、心电图、胸片等。

孕前检查,准爸爸同样不能置身事外,因为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不仅需要健康的卵子,也需要健康的精子。除血常规、便常规、心电图、乙肝标志物检查、肝功能、染色体、血型检查以外,还需要进行泌尿系统的检查及精液常规检查。

也许您会觉得备孕繁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做到: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适量的运动、愉快的心情,再加上适当的孕前体检,做到了以上几点,您就好好享受备孕之旅吧!祝福每一对准爸准妈好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