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田建辉 人已读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火爆,各个领域都纷纷根据自身的核心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某某+"概念,其主要理念就是强调联合、合作、整合资源的力量,充分实现”1+1>2“的效应,在创新中发现新的发展动力。而恶性肿瘤治疗的“中医+”概念正是中医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中医药治疗肿瘤主张保证生存质量基础上生存期的延长,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非肿瘤的短期消退,要达到这种效果,提高和维护自身的抗癌能力成为关键。刘嘉湘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即提出中医药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采用辨证论治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并强调对肿瘤的治疗不能以牺牲自身的免疫功能为代价。他以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前瞻性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融入中医药综合治疗体系,治疗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手术:对早期实体瘤尽量手术切除,然后及时应用中医药促进免疫功能重建,通过提高自身抗癌能力促进微小病灶的清除,达到预防复发转移目的。
中医+放疗:对不适合手术的患者,采用放疗控制局部肿瘤的同时及时应用中医药整体治疗,科有效减轻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放疗的效果。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抗原表达,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化疗:中医药促进免疫重建,减轻化疗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提高化疗耐受,提高化疗效果。
中医+靶向治疗:中医药可通过全身调控,显著降低靶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甲沟炎等,延缓耐药,提高疗效。
中医+免疫治疗:真正的强强联合,免疫治疗直接调控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监视、杀伤等作用,而中医药全面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提高免疫治疗疗效,降低免疫治疗引起的发热等不良反应。
通过多项国家和地方基金支持,对以上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验证,已经揭示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并先后从细胞免疫角度从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和免疫监视、免疫逃逸、免疫衰老角度全面揭示扶正治癌的疗效机理。而2015年享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了推动免疫治疗研究的James P. Allison,在拉斯克奖的官网(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5_c_description.htm),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who discovered and developed a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that unleashes the immune system to combat cancer(表彰他发现了一种抗体可以解除免疫抑制以治疗肿瘤)”。this approach targets immune cells rather than specific tumors, it holds great promise to thwart diverse cancers.“(这种策略治疗策略的靶点在免疫细胞而非肿瘤细胞,有望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Allison's work has cracked open a brand new therapeutic world that capitalizes on the body's inherent capacity to quash malignant cells.(阿里森的工作开创了一种新的研发思路,激活机体自身的潜能以控制恶性细胞)。
1972年刘先生强调扶正为主的中医治疗以免疫调控为核心,通过激活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以治疗肿瘤。两位智者的理念如出一撤,其远见卓识由此可见。
至此,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了最为充分的临床与基础证据,以激活和维护人类自身抗癌能力为核心理念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策略并将继续引领肿瘤的治疗方向。
2015年12月2日
本文是田建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