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尊严死

发表者:赵月 人已读

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不能安详离去,反而要忍受心脏按摩、气管插管、心脏电击以及心内注射等等惊心动魄的急救措施。即使急救成功,往往也不能真正摆脱死亡,而很可能只是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状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正在寻找保持临终尊严的办法,而生前预嘱正是帮助人们实现这种愿望。有尊严的死亡庄严的死亡之意,是一种自然死,即不再做延命医疗措施,可以尊重植物人患者的意愿或观念,停止延命治疗,任由患者死亡。

对于一些自我意识丧失而无治愈希望的病人,可由亲属凭他们的生前预嘱向医院、法院等提出停止治疗的要求因而死亡。这样的死使病人摆脱了凄惨状态,亲属也摆脱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人们认为这样的死是高尚而尊严的。尊严死的观念涉及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泛地重视和讨论。

美国也孕生一种了观念,认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虽使生命的延伸成为可能,但如果只为了短短的延长,而带来令患者陷于人格崩溃般的苦难,则未必可说是蒙受近代医学的恩惠,因而有人开始主张:生物学上的死亡可以确定时,与其使患者的人格崩溃或暴露在周遭人们的冷漠眼光之下,不如取下生命维持装置,同意庄严的死去。因此,在此种历史背景之下,尊严死被定义为罹患不治之症、且属于末期的情况,为免招致患者的人格崩溃,而终止使用生命维持装置者。

与安乐死的区别

ICU病房

尊严死与让病人无痛苦死去的安乐死并不相同,是一种在病人弥留之际,不做过分的治疗,而是用安宁缓和的方式给病人以临终关怀,最大程度地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他们自然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相对安乐死一词,尊严死使用得更为普遍,它仅指放弃治疗、任由患者自然死亡消极安乐死,而不包括注射药物帮助患者死亡的积极安乐死

从表现形式来看,尊严死仅允许医生为绝症患者提供死亡的手段,而不允许医生像安乐死那样亲自加入直接导致病人死亡的过程,否则就会被控犯下杀人罪。

尊严死强调病人在经历极度病痛的折磨之前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而体面地死去(否则病人死前就可能因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而完全丧失自己宝贵的尊严,留给亲人的自然是噩梦般的可怕记忆),从这点来说,尊严死似乎比安乐死又上了一个档次。

意义

1、尊严死是遵从自然规律、体现生命和谐的主张。通过本人事先签署的生前预嘱,在生命末期按照尽量自然的方式,有尊严地离世,不仅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也能让医务人员和家属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产生心理上的崇高感和强烈的道德伦理要求。

2、这种建立在个人知情同意基础上的死亡方式,是缓和医患矛盾的良药。而对生命本身而言,死亡是所有生命的归宿,在生命尽头选择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保持尊严,也是一种基本权利。


本文是赵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