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母乳性黄疸 知多少

发表者:赵焱 人已读

新生儿出现黄疸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让多数家长茫然无措,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母乳性黄疸

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又称为喂养失败性黄疸,多数是由于母亲喂养经验不足,宝宝无法得到充足的乳汁,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少,胎粪排出延迟所致,实质跟母乳关系不大,多数出现的早,在生后三五天就出现,多吃奶,多按摩肚肚,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2.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其原因是母乳中缺乏相应的酶,导致对胆红素降解异常所致,多数在出生后1-2周出现,持续较久,可达4-6周,部分8周才退干净。

在实践中,怎样区别是否是母乳性黄疸呢?简单的方法是停止母乳喂养2-3天,黄疸指标下降30-50%,即可临床上诊断该病。


虽然母乳性黄疸很常见,但还是应该引起重视,过高的胆红素仍然可以引起核黄疸,一般,总胆红素在15mg/dl一下 ,可以不予治疗,15-20建议停止母乳,蓝光治疗退黄,大于20则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

新手爸妈掌握基本原则,不要慌乱,记住特定指标偶!

本文是赵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