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哮喘常识

哮喘的治疗

发表者:韩明锋 人已读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症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长期使用最少量或不用药物能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并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为此,199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WHO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

一、脱离变应原 如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应尽可能使患者脱离变应原的接触。这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二、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的药物因其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其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 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外,其中某些药物还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 已知支气管平滑肌和肥大细胞只有β2受体。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和非诺特罗(fenoterol),属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为4-6小时。新一代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沙美特罗(salmaterol)、福美特罗(formaterol)和班布特罗(bambuterol)作用时间长达12-24小时,适用于夜间哮喘。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兴奋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减少游离Ca2+,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因而多不主张长期应用。

β2受体激动剂的用药方法可采用定量雾化(MDI)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现在多推荐吸入法,因为这样药物可直接吸入气道,作用迅速,全身副作用少,常用剂量为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每喷200ug,每天3-4次,每次1-2喷。5-10分钟后起效,作用维持4-6小时。儿童或重症患者可在MDI上加贮雾器(spacer),雾化释出的药物在瓶中停留数秒,患者可从容吸入。可减少雾滴在口咽部沉积引起刺激。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的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一般用量2-2.5mg,每日三次,15-30分钟起效,维持4-6小时,但心悸、骨骼肌震颤等副作用较多,若吸入用药时不良反应减少。β2受体激动剂的缓释型及控释型制剂疗效维持时间较长,用于防治反复发作性哮喘和夜间哮喘。注射用药,一般每次用量为沙丁胺醇0.5mg,滴速2-4ug/min,由于易引起心悸,只用于严重哮喘且其他疗法无效时。

2、茶碱类 茶碱类除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外,同时具有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长效茶碱可控制夜间哮喘

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6-10mg/kg,控释型茶碱200-400mg/d。静脉注射首次剂量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分钟,静脉滴注维持量为0.6-0.8mg/kg/h,日注射量一般不超过1.0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

茶碱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最好用药中监测血浆氨茶碱浓度,安全浓度为6-15ug/ml。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尤须慎用。合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应减少用药量。

3、抗胆碱药 吸入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ipratropine bromide)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阻断因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多痰的患者。可用MDI,每日3次,每次25-75ug或用100-150ug/ml的溶液持续雾化吸入。约5分钟起效,维持4-6小时。副作用少,少数患者有口苦或口干感。

(二)抗炎药

1、糖皮质激素 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而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一线基本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

吸入:吸入剂有3种,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和布地奈德(budesonide),及辅舒酮(fluticasone)。借助MDI或干粉剂吸入,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通常需连续、规律吸入7-10天方能起效。根据哮喘病情,吸入剂量一般为200-600ug/d,也有主张>600ug/d的大剂量吸入治疗。吸入治疗药物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灭活,全身性副作用小。少数患者可引起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或呼吸道不适,喷药后用清水漱口可减轻局部反应和胃肠吸收。吸入剂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药。不管用何种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均应注意预防副作用。一般认为剂量>1mg/d长期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等全身副作用。为减少吸入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可联合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控释茶碱,如吸入布地奈德200-400ug/d加控释茶碱400mg/d。

口服剂:有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用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强的患者。可用大剂量,短疗程,30-40m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10mg/d,然后停用或改用吸入剂。

静脉用药:重度至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应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注射后4-6小时起作用,常用量100-400mg/d,亦可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80-160mg/d),起效时间更短(2-4小时)。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然后改口服或吸入雾化剂维持。

2、色苷酸钠 是一种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可部分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能预防变应原引起速发和迟发反应,以及运动和过度通气引起的气道收缩。雾化吸入3.5-7mg或干粉吸入20mg,每日3-4次。本品体内无蓄积作用,少数病例可有咽喉不适、胸闷、偶见皮疹,孕妇慎用。

(三)其他药物 酮替酚(ketotifen)和新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阿司咪唑、曲尼斯特、氯雷他定在轻症哮喘和季节性哮喘有一定效果,也可用于对β2受体激动剂有副作用的患者或联合用药。

白三烯调节剂。白三烯(LT)是哮喘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它不仅能 收缩气道平滑肌,且能促进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及促进气道上皮、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参与气道炎症和重构过程。特别适用于运动性哮喘和阿司匹林哮喘。如扎鲁司特(zafirlukast)20mg,每日两次;或孟鲁司特(montelukast)10mg,每天一次。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通常较轻微,少数有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适用于12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三、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一般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1、轻度 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通过MDI 或干粉剂吸入(200-400ug)后,通常5-10分钟即可见效,疗效维持4-6小时,可间断吸入。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控释片或小量茶碱控释片(200mg/d),夜间哮喘可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salmeterol)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bambuterol)。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ug)或加用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吸入。

2、中度 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加用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若仍不能缓解,加用抗胆碱气雾剂吸入,或加用口服白三烯拮抗剂。同时加大糖皮质激素吸入剂量(>600ug/d)或口服糖皮质激素60mg/d。

3、重度至危重度 持续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或氨茶碱。雾化吸入抗胆碱药。口服白三烯拮抗剂。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300mg/d。待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后,再逐渐减量,改为口服给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氧疗;如病情恶化,缺氧不能纠正时,应进行机械通气。如有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时,在切开引流气体的同时仍可进行机械通气。

四、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根据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病情评价,按病情程度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间歇至轻度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以控制症状。也可口服小剂量茶碱。亦可考虑每日定量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200ug/d)。运动或与已知抗原接触前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色苷酸钠。

2、中度 除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时改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控释片,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外,可加用白三烯拮抗剂。此外可加用抗胆碱药。每天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ug/d)。

3、重度 应规律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控释片,或β2受体激动剂联用抗胆碱药或加用白三烯拮抗剂口服,每日吸入糖皮质激素量>600ug/d。若仍有症状,需规律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长期服用者,尽可能将剂量维持于≤10mg/d。

以上方案为基本原则,但必须个体化,联合应用,以最小量、最简单的联合,副作用最少,达到最佳控制症状为原则。每3-6个月对病情进行一次评估,然后再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治疗方案,或升级或降级治疗。此期患者还可选用一些确有疗效的中药配合治疗,防止发作。

本文是韩明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