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游走在神经纤维上的手术刀

发表者:彭志强 人已读

游走在神经纤维上的手术刀

发布日期:2014-11-20

摘自2014年11月12日《番禺日报》A6版

(本报记者赵楚銮通讯员何秀婷)10月的一个上午,记者在区中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采访了彭志强,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患者的MR片,“这个患者是今天刚刚收进来的,通过她在外院拍的片子,我们可以看到患者脑部有一个巨大的肿瘤,通过观察肿瘤所在的位置,估测肿瘤有可能长到矢状窦里,明天需要再做深入检查……”

在区中医院神经外科,彭志强已经遇到很多类似的患者,有的是脑肿瘤,有的是脊髓肿瘤,有的是中风……他说:“区中医院神经外科的业务范围除了市民比较熟悉的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之外,还开展面肌抽搐、癫痫等特色病种的诊疗。”

显微镜下“解放”被压迫面神经

陈先生(化名)几年前发现自己左侧的脸部和眼睛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抽搐,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先生脸部的抽搐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作息。为了解决困 扰,他一直寻医问药,但症状却没有改善,左眼甚至已经睁不开了。经介绍,他辗转来到区中医院神经外科找到彭志强,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彭志强诊断陈先生的症 状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所导致。通过综合评估,在征求陈先生同意之后,彭志强为陈先生进行了面神经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陈先生脸部抽搐的症状得到了明 显的改善,眼睛也能睁开了,他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术后随访了解到,陈先生面肌抽搐的症状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复发了。

彭志强介绍,面肌抽搐是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 后涉及整个面部。患者出现面肌抽搐,是因为面神经旁边的血管长期压迫神经。根治面肌抽搐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罪犯”血管,然后将血管和神经分离开。同 时,彭志强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面肌抽搐都需要进行手术,而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早期或是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时候,都会选择保守治疗。 但是到了晚期药物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根据神经外科前段时间的随访统计,患者术后最长的有3年没有复发过。

视频脑电图让癫痫病灶无处藏匿

癫痫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癫痫发作的时间具有偶然性,采用普通的脑电图监测,常无法明确是否癫痫、病灶部位与发作类型等关键性问题。作为我区首家引进视频脑电图的医疗单位,区中医院在脑电图监测下已为不少患者实施癫痫治疗手术。

据彭志强介绍,视频脑电图能够在彩色视频图像中清楚显示患者的日常活动,有利于捕捉到每一个对诊断有价值的异常行为动作,同时即时记录患者的脑电波变化和睡 眠参数,医生通过视频动作趋势分析,能清晰了解到患者每一个时期的动作过程和持续时间,结合同步脑电图分析,实现视频图像,声音和脑电图三者的统一,大大 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同时,视频脑电图也有利于在术中更加准确地锁定病灶。

彭志强也表示,大部分的癫痫治疗首先选择药物,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是由肿瘤以及其他的血管病刺激脑部引起的癫痫,就需要通过手术。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要遵循432原则,即在系统的药物治疗下,每个月发作超过4次;病史超过3年;系统的药物治疗超过2年。

据悉,在显微镜、术中超声、术中脑电图等先进器械的辅助下,彭志强在其专业领域内开展的手术也越来越精准,既能精准发现病灶,也能精准剔除病灶,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