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凝血功能与凝血因子的关系

发表者:曾海生 人已读

1、PT测定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理想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及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同时,也可用于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

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VitK缺乏,肝病,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

PT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疾病等。

2、APTT用于体外人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APTT测定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内源性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可检测除Ⅶ因子外的其他血浆凝血因子,特别是用于Ⅷ、Ⅸ、Ⅺ、Ⅻ和前激肽释放酶的测定。同时,APTT测定可用于肝素治疗监控。

APT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Ⅱ、Ⅴ、Ⅷ、Ⅸ、Ⅺ、Ⅻ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力增强,抗凝物质存在(如血内肝素含量增加及口服抗凝剂),是监控肝素治疗的重要指标。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病综合症等。

3、FIB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测定。

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4、TT用于体外人血浆中凝血酶时间(TT)测定。该实验系检查受试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能力的过筛试验。

TT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物质存在,SLE,肾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病(纤维蛋白原机能不良血症),FDP增多,异常球蛋白血症或免疫球蛋白增多等疾病。

本文是曾海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