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志农 三甲
王志农 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心血管外科

上海踩踏-急救60小时

1729人已读

健康时报记者 尹 薇文/图 驻二军大特约记者 王泽锋

新闻背景:2014年12月31日晚11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群众自发进行的迎新年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截至1月4日上午11点,外滩踩踏事件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相关阅读

群体踩踏事件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安全的一种潜在隐患。当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大多数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

■走走停停是前兆

据科学网公众微信:走走停停状态是人流进入临界状态的前兆。作为个体需要迅速尽快沿着切线方向脱离人流,离开危险地带。你错过这个阶段,后面基本是逃生无术了。另外一方面,参加集会尽量避免去大的拐角、狭窄通道、有台阶、人流停驻观看的地方。尽量靠着有攀爬可能的地方,因为真的发生踩踏的时候,撑开左右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电线杆上、矮墙上反而是最好的避难所。

■如何自防自救

据《图说灾难科普自救避险逃生》(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编):

遭遇拥挤人群。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盲目奔跑,以免摔倒,不要逆着人流前进。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应保持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做到双肘与双肩平行,微弯下腰,双肘在胸前形成牢固而稳定的三角保护区,低姿态前进。尽量抓住旁边一些坚固牢靠的东西,如路灯柱、栏杆等。

出现混乱局面。在拥挤的人群中,当场面出现混乱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同时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据@虾米妈咪(原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儿科医生余高妍)的微博:

身高低力气小的孩子最容易遭到踩踏,所以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任何时候都尤为重要。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孩子讲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后果和可能原因,让孩子尽早形成危险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场合。

截至1月3日,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志农教授已经不眠不休60个小时了。

他所在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位于上海南京路,是距离外滩出事地点最近的三甲医院,加上又是全军急救医学中心和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因此该院成为此次踩踏事件伤员的重要救治基地,前后收治了28名伤员,也是本次收治人数最多的医院。

1月1日零时15分,长征医院收治首位伤员

长征医院影像科的一名医生施晓雷恰好参加了这次跨年倒计时活动。

当时,施晓雷和同事正顺着人群慢慢往北挪的时候,突然从后方传来喧闹声,等走近一看才发现路障后躺了一个人,有警察正在做胸外按压。

施晓雷和同事以医务人员的身份进入隔离栏协助警察抢救,由于光线缘故,看不清伤者的脸色及瞳孔,但呼吸和颈动脉搏动已经无法探及。施晓雷赶紧把伤员抱上一辆可能是临时征用的面包车,在两名警察的陪同下向医院疾驰,后来又加入了一辆警车开道。一路上,施晓雷和同事还有一名警察轮流给伤者做心肺复苏,另一名警察随时与外界联系,中途施晓雷还给值夜班的同事打电话让他通知预检准备接人,当时是零点十五分。

这个伤者,成为长征医院收治的首位伤员。

回医院后,一路开辟绿色通道抢救,但最后这个伤者还是去世了。没能把病人救回来,这令持续抢救的施医生和同事十分失落。

根据上海卫计委公开发布的信息表明,8分钟救护车已经到达现场。同时,上海市卫计委紧急通知长征医院:马上会有大批伤员到达长征医院救治。

凌晨1时左右,抓住要害比及时抢救更重要

接到医院总值班员卢良庆副院长的报告后,长征医院院长郑兴东果断下达命令,并迅速成立由他任组长的伤员救治指挥小组。

凌晨1时18分,一名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多处出血点的极重度伤员被送至医院,急救科副主任单红卫迅速带领身边医务人员展开急救。

与此同时,瑞金医院一共收治了12名病人,同样在第一时间组织了涵盖医院各相关科室的医疗专家组,包括急症、ICU、重症、外科、骨科、胸外、神经外科、心理科等各科主任赶赴医院。

凌晨1点10分,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毛恩强主任接到抢救室朱琤医生的电话,成为第一个赶到现场的科主任,由于心急如火,他赶赴医院时连家门都没顾得上关。

伤员一到,每位医务人员立刻开始紧张有序的救治,验伤、分类、生命体征维护、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呼吸机等一切都有条不紊。

伤情轻重需要判断明确。瑞金医院一共收治了12名病人,抓紧时间是一方面,对这些伤员的救治也要先作判断。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介绍,同样是躁狂,意识不清,有的患者是因为颅内出血,严重时需要上呼吸机抢救;有的患者则是一言不发,并每隔15分钟从床上坐起,表现为轻度的烦躁和惊恐,这时排查好生命系统问题后,发现是创伤性精神障碍。还有一名突发失明的16岁小姑娘呈现木讷状态,到底是因为脑内出血还是别的问题,急救科请了眼科、神经外科等科室检查,并做了头颅的CT检查,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确定是创伤性短暂失明。

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救治及时同样重要。

一些遇难者在外滩现场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根本等不到抢救,这让在场抢救人员都痛心不已。一名19岁的中学生,在送来时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但是住院总倪童天医生、周与华医生、朱琤医生不愿放弃,仍然坚持轮流做心肺复苏,希望能救回他,但最终病人还是离去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志农
王志农 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