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踩踏事故后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
本应该欢乐的跨年夜因为上海踩踏事故的不幸带来了一股伤感气息,事件发生后对伤者的积极救治以及事后对灾难预防、处理等的总结是当务之急,作为心理工作者应该提到的是灾难发生后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同样需要危机干预。
首先对于事故亲历者来说。像汶川地震一样,这种重大灾难发生后,事件的亲历者如重伤者或者目睹他人惨死者极易出现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性应激障碍是指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PTSD,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噩梦、“闪回”、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回避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因此医院在对伤者进行躯体治疗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况,否则可能延误诊治,影响患者的康复,对患者今后的生活造成长期的影响。
其次是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属而言。在一个欢快的时刻接到至亲惨死的信息,这个不良刺激的强度可想而知。心理防御机制迅速被摧毁,逝者家属极易出现应激相关的适应障碍,也可以叫“居丧反应”,家属容易出现极度悲伤、哭泣、孤独感、食欲睡眠差、惊恐障碍、幻觉、自责内疚甚至自伤自杀。因此政府及社会机构应重视家属的安抚工作,注意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
不管怎样,事故还是发生了,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
本文是李树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